二月红hong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5章 韩母回忆录2 上官剑南初遇裘千丈,逍遥神雕家母穆念慈,二月红hong,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独孤求败却是冷哼一声,语气不耐:“我独孤求败何曾怕过官兵?”
他目光冷峻地扫了一眼山下的重甲步兵,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即便是面对千军万马,他也未曾退缩过,何况此刻并非无路可走。只是现在,独孤求败有点后悔自己刚才一时意气把紫薇软剑给扔了。
“你们随我来,我知道一条小路。”独孤求败语气淡然,话语却不容置疑。
上官剑南怔了一下,目光中浮现一丝诧异。他本以为独孤求败生性孤傲,一定会选择冲杀出去,可此刻,他竟主动要引着他们走小路,显然独孤求败心态此刻已经有所改变,上官剑南心中暗想。
韩熙儿也一愣,看向独孤求败的眼神微微变化。
然而,独孤求败已然转身,身形如鬼魅般跃入夜色,悄无声息地朝一侧山道掠去。
韩熙儿回神,扶紧上官剑南,低声道:“我们也走吧!”
三人的身影在夜色中疾行,山路狭窄崎岖,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夜风凛冽,刀锋般刮过脸颊,带着隐隐的血腥味。
当他们下至半山腰,回头望去,便见山顶上火光骤然大盛,隐约可见黑压压的甲士在山巅列阵,刀枪森然,映着火焰犹如炼狱一般。
追兵已至!
若他们稍晚片刻,只怕会被当场围剿,连一丝生机都没有。
上官剑南轻叹一声,嘴角微微泛起一丝苦笑:“我们险些撞个正着。”
韩熙儿搀扶着他,亦是长舒一口气,眉间却仍带着凝重:“所幸那些官兵并不知道这条小路,这悬崖峭壁太陡,就算他们发现了这条小路,他们身着重甲一时半会也走不上来。”
“但也不能大意。”韩熙儿顿了顿,皱眉道,“若他们派弓箭手封锁山道,我们就麻烦了。”
前方引路的独孤求败闻言,倒是毫不在意地嗤笑一声,他负手而行,脚步轻盈,仿佛根本未将那数千追兵放在眼里。面对绝境,他不仅毫无惧色,反倒颇有些悠然自得的意味。
夜风中,他忽然轻叹了一声,语带感慨:“当年诸葛亮带着夫人在牛心山实验木流流马,结果被曹军堵在山上。赵子龙奉命救援,也是带着诸葛亮夫妇,从崖边小路杀出重围,才逃过曹军的追捕。”
他轻轻一笑,目光深邃,带着几分戏谑,“没想到,今日我独孤求败,也当了一回赵子龙。”
此话在他看来不过是随口一提的历史典故,带着几分戏谑和自嘲。然而,韩熙儿听得脸色一僵,猛地一怔。
诸葛亮夫妇?赵子龙护送夫妇脱险?
韩熙儿忍不住偏头看了眼上官剑南,正好撞上他一双微微带笑的目光。她顿时觉得脸颊发热,耳根子都红透了。
这话……这话不就是在暗示她和上官剑南是夫妻吗?
她急忙别过脸去,心乱如麻,暗暗啐了一口,心道:这独孤求败,话里话外的意思,心眼还挺多。
偏生上官剑南却是毫无异样,甚至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似乎还颇为受用。
韩熙儿顿时更加不自在,心跳加快,耳根红得仿佛要滴血,半晌才嗔道:“什么夫妇?你这人胡说八道些什么!我和上官大哥还没成亲呢。”
独孤求败却懒得解释,耸耸肩,继续在前方引路。
上官剑南倒是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抬手握紧了韩熙儿的手,低声道:“好啦,别理他,我们继续走。”
韩熙儿只得低着头,搀扶着他继续前行,脸上的绯色却怎么也褪不下去。
夜色如墨,风声猎猎,三人行走在悬崖峭壁间,身后是火光漫天,杀机四伏。即便如此,在这生死关头,竟隐隐透出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暖。
三人沿着陡峭的山道缓缓前行,夜色已深,远处的山巅仍能看到零星火光闪烁,映得半空微微泛红。风吹过密林,带着潮湿的气息,天边的乌云似乎越来越浓,偶尔有零星的雨点落在枯叶上,溅起细碎的水珠。
当他们终于踏上一处天然的平台时,眼前豁然开朗。此处地势平缓,四周皆是陡峭的峭壁,仿佛天造地设的一处隐世之地。几间木屋坐落在平台上,屋檐下悬挂着一串风铃,被风吹得叮叮作响,声音清脆而悠远。屋旁的竹篱笆上还晾晒着几件洗净的衣裳,一旁的小木桌上放着一个陶制水壶,隐约还能看到热气氤氲,似乎屋主刚离开不久。
“咚咚——”
独孤求败走到其中一间木屋前,抬手敲了敲门。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约五岁大小的孩子站在门口,身穿青布短衫,脚踩着一双绣着简单花纹的布鞋,显然是家中长辈亲手做的。他圆圆的脸上透着几分稚气,但眼神却格外灵动,带着一丝警觉与好奇。
“独孤叔叔?”小孩一见门外之人,顿时眼睛一亮,惊喜地叫道。
独孤求败见状,嘴角微微勾起,目光落在那孩子的脸上,随意地问道:“千丈,是你啊。你父亲呢?”他语气虽随意,但眼中却透出几分熟稔。
裘千丈抬起胖乎乎的小手揉了揉眼睛,仿佛有些困倦,但仍是脆生生地答道:“爹爹去山里采药了,还没有回来。”他歪着头,眨巴着眼睛,忽然目光落在上官剑南身上,顿时皱起小眉头,稚嫩的脸上露出几分担忧,“这位伯伯好像伤得很重,是来找我爹医治的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短短的小胳膊,仿佛要仔细看看上官剑南的伤势。
独孤求败轻笑了一声,伸手在小孩的头顶上揉了揉,语气中带着几分难得的温和:“你倒是聪明。”
裘千丈被他揉得有些不满,嘟起嘴巴,一脸认真地说道:“爹说了,我们学医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眼睛利,心思细,看人就要知道他的病伤在哪里!”
独孤求败点点头,含笑道:“不错,看来你爹教得好。既然你父亲出去了,我们便在这里等他回来吧。”
然而,上官剑南却皱起眉头,眼中透出一丝犹豫,轻声道:“不妥。若我们留在此处,万一官兵追来,岂不是连累了他们一家?”
韩熙儿扶着上官剑南,一听这话,也是不禁咬了咬下唇,露出几分犹豫。她目光落在裘千丈小小的身影上,心里生出几分不忍。这孩子年纪尚小,若是官兵寻至,怕是要将他们一家当成同党,届时连这木屋也保不住了。
“可是……”韩熙儿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却终究没能开口。
裘千丈却是听得一脸茫然,随即仰起头,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语气坚定地说道:“伯伯,你们既然是独孤叔叔的朋友,也就是我爹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不畏艰难。”
他的话音清脆,但却带着一股出奇的笃定。
一时间,木屋前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
上官剑南微微一怔,望着眼前这个不过五岁的孩子,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感动。如此年幼,便已懂得情义二字,难得!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嘴角浮现一抹苦笑,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个小小的身影。这孩子……若是自己不死,将来必定要倾尽一生所学,传授于他。
夜雨开始滴落在屋檐上,发出细碎的声音,仿佛天地间的一首低吟轻曲。
这处木屋,虽简陋,却透着一股温暖。哪怕他们此刻仍身处危境,但在这一刻,心中似乎不再那么孤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