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木头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私访陂东镇,我的桃花朵朵红,山里木头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掌柜苦笑着解释道:“今年的粮价实在太低了,仅仅只有往年的三成而已。除去必须上缴的公粮之外,老百姓们大都舍不得把自家的粮食拿出来卖掉喽。除非是遇到迫不得已急需用钱的情况,否则谁愿意做这笔亏本买卖呀。就这粮价,别说赚钱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呢!所以大家纷纷选择将粮食储存起来,盘算着明年干脆就不再种地了,反正空出时间来出去打点儿临时工挣外快,都比辛辛苦苦种地卖不上好价钱要强得多哩!”
听了这话,刘文昌的心情瞬间变得异常沉重起来,仿佛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了心头。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眼前这个棘手的问题,那么等到明年的时候,恐怕真的会出现无人愿意种粮的糟糕状况,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刘文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然后再次开口向掌柜询问道:“官府不是已经下令放开粮食市场了吗?按理说,百姓们应该能够自由地将自家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去出售才对呀。难道说,是因为没有外地的客商前来收购粮食吗?”
面对刘文昌提出的疑问,掌柜无奈地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回答道:“客官您不妨去问问那边正在吃饭的那几位客人吧,他们可都是在这市场里做买卖生意的呢。”说着,掌柜伸手指了指隔壁桌正围坐在一起用餐的五六个人。
刘文昌顺着掌柜所指的方向转过头去,目光落在了那几个人身上。只见其中一位看起来较为年长的人放下手中的碗筷,清了清嗓子后缓缓说道:“唉,这位公子有所不知啊。虽说官府确实下达了放开粮食市场的命令,但是这粮价本身早就被官仓和义仓给死死地压制住了。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粮源实在是太过丰富啦,就算偶尔有几个外地的客商过来收购粮食,价格也很难一下子就涨得上去哟。再说了,那些外地客商给出的价钱虽然比义仓的收购价稍微高一些,可是扣除掉各种中间环节的费用之后,真正落到咱们老百姓手里头的钱其实也多不了多少哇。”
听到这番话,刘文昌不禁皱起了眉头,追问道:“官府不是已经免除了粮食交易的税收吗?按道理来讲,应该不会再有其他额外的费用了吧?”那人长叹一声道:“官税免了,市场管理费涨了,到百姓手里还是一样啊!”
刘文昌皱着眉头说道:“据我所知,这偌大的市场本应是归县衙管辖的吧?而且似乎从未听闻有收取管理费这一说法呀。”说罢,他疑惑地看向面前之人。
只见那人露出一抹略带嘲讽的笑容,回应道:“您说得没错,以往县衙掌管之时确实未曾设立管理费,但那时却是要征收税款的。后来县衙宣布免税之后,便将原本负责管理市场的人员全部撤回了。如今呢,县衙把这市场的管理权全权委托给了此地的义仓。自那以后,义仓便开始向商户们收取所谓的管理费啦。可怜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啊,不仅没得到半点实惠,反而负担更重喽!”
听到此处,刘文昌不禁长叹一声:“如此说来,眼下这个市场已然完全被义仓所掌控了啊!”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面容青涩的年轻人,他愤愤不平地高声喊道:“可不是嘛!由于义仓这般肆意妄为,市场都快要倒闭咯!然而,他们倒是借此机会大发横财呐!义仓以极低的价格大量囤积粮食,那些外地的客商见状,索性不再光顾市场里的商户,而是直接前往义仓采购粮食。就这样,百姓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全都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义仓那帮人的口袋之中!想当初,义仓本应是扶危济困、造福于民的善举,不曾料到时至今日,它却已彻底沦为某些人谋取暴利的工具了。只要这里的义仓一日不倒下,咱们老百姓恐怕永远都别想过上安稳舒心的日子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