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0章 奇袭宛城,穿越时空征战沙场,伊水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凯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气,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终于缓缓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不再推辞了。传本王令,命太常占卜,选择黄道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太常李淳罡站出来,恭敬地说道:“臣刚刚已经推算过了,三日后便是吉日,宜登基大典,诸事顺遂,大吉大利。”
高凯随即对鲁昭、王瑜、谢安三人说道:“登基大典就由三位先生负责操办吧。务必办得隆重而庄严,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夏正统未绝。”
三人面露喜色,赶忙拱手领命:“臣等定不负殿下所托!” 随后,三人匆匆退下,开始着手准备登基大典的各项事宜,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大夏复兴的重要开端。
至此,在楚王府的这场议事中,关于出兵讨伐元昊与新皇登基之事,终于有了定论。众人都明白,接下来的日子,将是大夏复兴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将影响着大夏的未来走向。而高羽与高凯,也将肩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带领着荆州与扬州的军民,踏上中兴大夏的艰难征程。
在江东,登基大典正如火如荼地筹备着,一片热闹繁忙之景。而在荆州以北的南阳郡,一场秘而不宣的军事行动,也在静谧的氛围中悄然拉开帷幕。
薛孟陵亲率两万虎豹骑,宛如隐匿于夜幕中的猎豹,悄然抵达南阳郡南部。他们已在距离宛城二十里外的山谷中蛰伏两日,山谷中静谧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声,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将士们隐匿在山林间,眼神中透露出坚韧与期待,静静等待着出击的最佳时机。
此时的宛城,看似有着两万守军的坚实防御,实则因吃空饷现象泛滥,真正可供驱使的士兵仅一万三千人。这些士兵的装备破旧不堪,盔甲上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迹,兵器也锈迹斑斑,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黯淡无光的冷意,毫无精锐之师的风范。长期遭受郡守与郡司马的残酷压榨,士兵们士气低落,对战争充满了恐惧与迷茫,平日里苦不堪言,早已没了战斗的意志。
宛城的郡守张绣与郡司马胡车儿,皆出身士族,却不学无术。他们整日只知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对军事韬略一窍不通。在他们的贪婪治理下,宛城虽地处军事要冲,却早已外强中干,如同纸糊的堡垒,不堪一击。
正当薛孟陵等人在山谷中耐心等待战机时,远方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只见张文远带着几名侦骑,如疾风般疾驰而来。张文远飞身下马,步伐匆匆地来到薛孟陵面前,脸上难掩兴奋之色,急切禀报道:“将军,有重大发现!宛城东北方向三十里外,有一支约两千人的运输队正朝宛城赶来。据我手下斥候乔装侦察得知,这正是朝廷例行运送粮食和军饷的车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