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猜测
钱富贵e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9章 猜测,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钱富贵er,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叔。”
俩孩子跟李复打着招呼。
“啥时候来的?喝点水。”
李复提起茶壶给两人倒了一杯水。
“也没多久。”李恪说道:“就是,听到了书院的一些事.......”
李恪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李复。
李复笑了笑。
“听到了就听到了,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书院跟书院之间也是如此,大家都相互比较。”
“朝廷开了科举之后,暗中较劲,谁家书院里的学生成绩好,这样说出去也有面子,而且等到了第二年书院要招收学生的时候,名头也更响亮。”
“所以,书院跟书院之间,也是对手,也是要争的。”李复仔细跟他们解释了一番。
“那,他们也不能对书院做这种事啊,就算是争夺,那还是要光明正大的争的,好歹书院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行君子之道的地方。”李泰不满的说着。
“明争暗斗,什么是明争暗斗?书院学生之间的成绩,是明争,而书院与书院之间,一些小小的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这叫做暗斗。”李复笑着摇了摇头:“这都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不要往心里去。”
“可是,王叔,庄子上的书院,里面的学生,我看眼下也没有适合参加科举的学生啊,书院虽然已经教导出了一批学生,可是.......”李恪说起这话,有些吞吞吐吐。
他也去书院看过,跟着李泰一起,跟庄子上的孩子接触过。
实话虽然有些难听,可这就是现实,他们读书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
就算是在书院读书三年,那也远远达不到去参加科举的地步。
能去参加朝廷的考试,哪一个学子不是寒窗苦读十几年。
怎么可能说庄子上的书院里的学生,三年的学习,就能够赶得上人家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尤其是还有世家子参与其中,他们更是从小就在家族的族学之中上课,三岁就开始启蒙了。
这怎么比?
如果是因为担心书院的学生,参加科举,跟长安城里的那些书院里的学生去竞争的话,好像完全不用担心这种事。
“你是说,现在书院里的学生,火候还差的远,是吧?”李复笑着问道。
李恪点点头。
“朝廷取人才,最少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的饱学之士,但是书院的学生,他们都是出身普通,进入书院之前,甚至没读过什么书,有的甚至是上的启蒙班。”
“而今年之后,书院分流,开设分院,有九成多的学生,都进入了各个分院之中,长安城里的那些暗中下绊子的人,他们又在担心什么?”李恪疑惑不解。
“一个家族之中,要有五种人。”
李复掰着手指头跟孩子们说着。
“镇山的虎,敏捷的豹,远见的鹰,善战的狼,看门的狗。”
“它们各司其职。”
“当然,家族之中人多了,也会有害群的马,甚至有多谋的蛇。”
“也别管这个多谋是谋好的还是谋坏的,总之,有想法,而且想法多,这种人是有的。”
“现在的书院,的确是没有什么成就,但是这两年,书院的风头太盛,又是扩建书院,又是搞这些分院,目的是为了学生好,名声传出去,也还不错。”
“可是正是因为名声不错,也就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李复解释着:“近几年,的确是不会出什么能够参加科举的学生,可是往后呢?”
“随着书院的发展,名声有了,出挑的学生也有了,文学院毕业的学生,会去参加科举,成绩优异的,为朝廷所用,入朝为官。”
“未来,大家都是朝堂上的竞争者。”
“因此,有的人会想着,趁着现在书院不成气候,干脆打压书院,让书院步步不顺,达到让书院无法翻身的目的。”
李承乾笑了笑,看向自己的两个兄弟。
“这还是最浅显的一方面。”
“朝堂上,出身世家的官员众多,有时候,他们一抱团,甚至连阿耶都无可奈何。”
“需要有一个契机来打破这样的局面。”
“书院,就是其中一方面,皇室,要培养一批人才,为天子所用。”
李承乾这样一说,李恪和李泰立马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兄弟俩也都是聪明人,自小在宫中长大,这些事,就算是没有人教,经历的多了,听的的多了看的多了,心里也是有数的。
尤其是李恪。
什么朝堂党派,他可是听的太多了。
武德老臣,贞观新臣。
甚至,还有私底下,母妃跟他说的,前隋旧臣。
若是说起来,如今朝堂里,可是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前隋旧臣。
曾经是他外公的臣子。
李复站在一边没有说话,有些话,李承乾可以跟他的两个兄弟说,而自己,不能说出口。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李承乾心里也有他自己的计较。
“那他们是看出了书院未来的价值,所以,想要想方设法的对书院动手。”李泰摸着自己的下巴:“那他们很坏了。”
“是啊,很坏。”李承乾笑了笑:“只不过,他们这次,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坏事没做成,反而是被咱们阿耶抓到了把柄,想来,他们可是能消停好一阵子了。”
“因为闹事吗?”李泰问道。
“是啊,因为他们闹事,因为他们闹事的时候,我还在场呢。”
“闹事,意图对太子不轨,你说这事儿。”
李恪和李泰恍然大悟。
转而,李泰的脸上露出小狐狸一样的笑容。
“那这段时间,书院那边忙着准备迎接新生,我可要带着人,好好在书院里转悠转悠了。”
“虽然我这个魏王的名头没有太子的名头值钱。”
“那好歹我也是阿耶的儿子,大唐的魏王殿下,正儿八经的皇子呢。”
正儿八经.......
李承乾嘴角微微抽动。
“事情过去了,放心,你就不要去较劲了。”李复笑着拍了拍李泰的肩膀:“不过,你要是去书院,向陆先生和颜先生请教功课,我倒是乐见,在庄子上玩了这么久了,功课可不能落下,我看你这两天,倒是有些懈怠啊。”
“我才没有。”李泰反驳:“我是玩归玩,闹归闹,不拿读书开玩笑。”
“是的,四弟读书是很用功的。”李恪也为李泰作证。
“那就好,可别在王叔这里待上一夏天,到时候回宫之后,你们阿耶考校你们功课,结果一点进步都没有,那你们阿耶可就要找我麻烦了。”
到底还是小孩子,被李复这样一打岔,李泰的注意力就不在这件事上了。
不过他们要去书院,也随他们,反正庄子上是已经没有什么事了,安全的很。
而且到了书院里,见到了陆德明或者是颜思鲁,俩老头可有的是办法留他们在书院里读书,让他们认真完成功课。
书院还在打扫布置,一切就等着快入秋的时候,新学子们入住。
这会儿,可是书院最空旷的时候了。
书院扩建的队伍每天还在忙碌地干活。
在书院开学之前,各处分院必然是能够划分好,而且还能够完工一部分屋舍。
年前的话,房屋什么的,都能完工,但是里面的布置,还有诸多器具,就要等明年了。
正式启用分院,也是要等明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