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南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2章 自是春江秋月明(五),江花玉面,江易南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狄有异动。\"他开门见山地说。
我下意识去摸腰间的玉佩——那是先生留给我的。玉佩上的\"长恨\"二字已经磨得发亮。
徐荣的目光落在我手上,突然笑了:\"他现在肯定在骂娘。\"
我们都笑了。笑着笑着,徐荣的眼泪砸在刀鞘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他抬手抹了把脸,粗声道:\"那老狐狸,连自己的死都算进去了。\"
承平七年冬,吴泽抱着刚满月的儿子来找我。小娃娃裹在虎皮襁褓里,睡得正香。
\"请将军赐名。\"吴泽恭敬地说。
我看着这个在襁褓中酣睡的婴孩,想起先生当年为我讲解《诗经》时的情景。\"叫念平吧。\"我说。
吴泽怔了怔,突然跪下重重磕了个头。我知道他听懂了——念平,念北,都是先生取名的习惯。
\"平安长大就好。\"我轻声说,不知是在对谁说。
夜深人静时,我常去藏书阁。案几上永远摊开着先生批注到一半的《六韬》,朱砂笔搁在砚台边,仿佛主人只是暂离。
这夜,我正批阅军报,忽听门轴转动的声音。回头望去,只见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一道斜斜的光痕,像极了某人倚门而立的身影。
\"先生?\"我下意识唤道。
无人应答。只有案头的《六韬》被风吹动,停在第七十六页。那是先生批注的最后一页,朱砂小楷写着:
\"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然百姓安乐,方为真太平。\"
落款处的墨迹有些晕开,仿佛曾被水渍浸染。我总疑心那是先生的泪,却又觉得,他那样的人,怎么会哭呢?
我几乎没有见过先生的眼泪,我很想看到史书上会如何评价我的先生,如何评价这位大魏的国之柱石,虞王,镇东大将军,兵马总督温北君。
是会将他列为新天下四大名将,还是延续他一向的名号,恶鬼,天殇将军温北君,还是单纯只是将他列为天下刀法大宗师呢。
历史总是由胜者来书写,如今齐魏不过是缓兵之计,总有一天会爆发争斗,而最后的历史,自秦室衰微之后,八国角逐的最后胜者,才会书写这段乱世的峥嵘。
如果可以,我希望见到那段历史,我想要看看那个几乎不曾流下眼泪的男人,那个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一个家,一个族,一个国的男人,是会被如何评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