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笔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未来的太阳系,希望家园,幻笔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小行星擦身而过,刚刚从生死边缘惊险逃脱的“玄鹄号”飞船内,警报声渐次停歇,可驾驶舱内依旧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操控飞船的宇航员因过度惊吓与巨大的精神压力,双眼一黑,瘫倒在座椅上,陷入晕厥。
就在这时,太空服内置的先进智能生命监测系统立即捕捉到宇航员异常的生理信号。这套由纳米纤维和生物传感器构成的系统,能对宇航员的心率、血压、脑电波等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检测到宇航员晕厥的瞬间,太空服领口处的特质神经仪器迅速启动,释放出一系列特定频率的微弱电流,沿着宇航员的脖颈神经传导至大脑。与此同时,仪器还喷射出一股含氧量极高的清新气体,快速涌入宇航员的呼吸道,刺激他的呼吸系统。
在地下机要室中,众人紧盯着全息投影画面,清晰看到这一过程。羲和仲眉头紧皱,双手下意识地紧握,密切关注着宇航员的状况。片刻后,宇航员的手指微微颤动,眼皮开始轻缓地抖动,随后缓缓睁开双眼。恢复意识的宇航员,眼神中仍残留着恐惧,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目光扫过驾驶舱内逐渐恢复正常的仪器设备,又抬头望向窗外那近在咫尺的陨石,心中涌起劫后余生的庆幸。
此时,“玄鹄号”飞船已顺利抵达安全开采位置,机械臂在智能系统的操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开采作业。随着第一缕矿物碎屑从陨石表面剥离,信息通过星际网络迅速传递给周边舰队。
刹那间,多艘“玄鹄号”舰队飞船犹如蜂巢内严阵以待的蜜蜂,接收到同伴传来的开采信号后,瞬间倾巢而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中,它们迅速定位并集结,凭借默契的协作与高效的行动,敏锐地捕捉彼此动态。紧接着,它们仿若草原上围猎的蚂蚁锁定猎物,以整齐的队列朝着陨石飞驰而去,有条不紊地展开包抄,全速奔赴开采一线,势要将这颗宇宙馈赠的“巨型美餐”一举拿下。
它们凭借先进的导航与定位系统,精准抵达陨石周边预定位置,伸出粗壮且灵活的机械臂,牢牢固定住这颗数倍于单艘飞船体积的陨石。各飞船间通过量子通信网络紧密协作,保持高度的协同性,避免因动作不协调导致陨石失衡。
每艘飞船机械臂的抓取、切割动作,都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反馈到地下机要室。全息投影上,各飞船作业细节分毫毕现,不仅展示了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还同步显示着机械臂末端的受力数据、陨石内部矿物分布等信息。众人仿若置身于小行星带,亲眼目睹舰队开采的全过程,感受着科技力量与团队协作带来的震撼。
随着多艘飞船协同作业,“玄鹄号”率先开采出一小部分矿物质。机械臂迅速将样本抓取,精准放入返回舱后,沿着既定轨道,风驰电掣般送回飞船实验舱。
飞船实验舱内,太空陨石研究专家们早已严阵以待。当样本顺利送达,他们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像捡到了金子般欣喜若狂。首席专家李逸飞双手微微颤抖,快速在操作台上输入指令,远程操控着智能仪器,对陨石矿物质展开全方位分析。高分辨率显微镜率先启动,将矿物样本表面的微观结构清晰投射在屏幕上;光谱分析仪则对样本发射出一道道激光,分析其元素构成。
与此同时,地下机要室会场上,众多科研专家们屏气敛息,目光紧紧锁定在全息投影上,焦急地期待着分析结果。太空舰队部大臣羲和仲双手抱胸,虽神色镇定,但微微皱起的眉头,还是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随着数据传输,实验舱内的分析结果开始陆续呈现在机要室的屏幕上:陨石中不仅富含铱、锇、钌等稀有元素,更检测出多种从未被记录过的新型矿物质,初步分析表明,这种矿物质可能拥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或将为未来的能源开发、材料制造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刹那间,机要室里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李逸飞兴奋的声音也通过通信设备传来:“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众人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激动的光芒,意识到这次开采任务,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征程中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就在地下机要室因新发现而沸腾时,其他飞船也纷纷响应指令,有条不紊地收回开采机械臂。这些飞船仿若训练有素的蚂蚁,彼此间通过量子通信构建的协同网络,默契配合。
只见一艘艘飞船调整姿态,围绕在巨大陨石周围。推进器喷射出幽蓝色的等离子火焰,推动飞船缓缓前行,逐渐调整陨石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各飞船时刻共享自身的位置、速度、推力等关键数据,依靠先进的算法,实现推力的精确分配,确保陨石平稳移动。
在漫长的航行中,偶尔会有小型流星体朝陨石袭来。依靠部署在各飞船上的预警雷达,能提前捕捉到流星体的轨迹。当危险临近,距离最近的飞船迅速启动防御系统,发射出密集的激光束,在刹那间将流星体击碎。与此同时,各飞船依据实时计算结果,微调自身位置与推力,规避流星体碎片,保障运输任务的安全。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玄鹄号”舰队宛如一条钢铁长龙,簇拥着巨大的陨石,朝着月球轨道坚定前行。地下机要室的全息投影持续跟踪着舰队的动态,众人怀揣着期待与紧张,密切关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运输行动,深知这次行动的成功,将为人类开发宇宙资源、探索未知领域,开辟崭新的道路 。
随着运输任务稳步推进,其他战舰的实验舱也陆续传来喜讯。“玄鹄三号”的科研人员兴奋报告,在采集样本中发现一种名为“星澜晶”的矿物质。这种晶体拥有超强的抗压和耐高温特性,经初步测试,其强度是现有飞船外壳材料的五倍之多,且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有望成为建造新型太空飞船外壳的理想材料。
“玄鹄七号”的分析结果同样令人振奋。研究团队探测到一种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元素——“朔光铱”。它不仅具备卓越的导电性能,电阻几乎为零,而且拥有独特的能量转换能力,能将收集到的宇宙辐射高效转化为电能。这一特性意味着,装备该元素的飞船可以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极大地延长星际航行的续航里程。
一条条喜讯通过量子通信链路,迅速传输至地下机要室。会场内的专家们原本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相互交流着这些重大发现带来的无限可能,对新型太空飞船的建造充满了信心。
在地下机要室内,当其他战舰实验舱的喜讯通过量子通信链路传来,台下众人瞬间沸腾。科学家们兴奋地击掌相庆,舰队官员们也难掩激动,彼此热烈交谈,憧憬着新型太空飞船带来的无限可能。整个会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然而在环形演讲台上,最高执政官李世明却仿若置身事外。他眉头紧锁,丝毫没有被台下的欢呼所感染,在雕刻着八卦龙纹的讲台上缓缓踱步。讲台边缘的水晶龙纹祥兽的狰狞目光在灯光映照下,散发着神秘而冷峻的光芒,与李世明此时的凝重神情相互映衬。
李世明时而停下脚步,抬头遥望会场上空那安静运行的模拟行星。在璀璨的全息投影下,太阳系各天体按照既定轨道悠然运转,看似一片祥和。可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紧接着,他无奈地摇头,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面部表情急躁而哀伤,仿佛预见到了某种无法避免的危机。
会场角落里,AI小i时刻监测着李世明的生理和脑电波数据。检测到李世明脑神经画面后,小i并未像往常一样跳出来提供协助。因为它通过深度算法分析,敏锐察觉到执政官正进行着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决策与布局。在这看似欢庆的时刻,李世明的内心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未知的危机与人类的未来之间艰难权衡 。
在轩辕城宫殿地下机要室,李世明眉头紧蹙,目光穿透会场上空的小行星带,仿佛穿透了时空的迷雾,直抵危机四伏的未来。他的思绪如被狂风卷起的尘埃,混乱而沉重。回想起如今地球上各个角落,人们为了利益、货币上演的一幕幕欺诈与纷争,他的心中涌起无尽的寒意。如今,太空探索正逐步深入,而这些为逐利手足相残,自相残杀的丑恶行径,极有可能在太阳系的广袤空间里变本加厉,甚至演变成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他仿佛看到,若干年后,人类不同势力的太空舰队齐聚小行星带。那些曾经承载着人类希望与梦想的舰船,如今却如同嗜血的野兽,为了抢夺富含稀有矿物的陨石,爆发激烈冲突。激光武器交织出夺命的光网,无情地撕裂着黑暗的宇宙空间。战舰在剧烈的爆炸中化作宇宙尘埃,曾经象征探索希望的“玄鹄号”舰队,也深陷这场自相残杀的旋涡,被无情的炮火吞噬,化为虚无。
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太空服内宇航员们的惊恐呼喊声,如同濒死的哀鸣,刺破寂静的宇宙。武器充能时的尖锐嗡鸣声,如同恶魔的低语,预示着死亡的降临。而船体破裂时空气外泄的呼啸声,更是如同绝望的挽歌,宣告着生命的终结。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令人毛骨悚然的悲歌。而地球,那颗孕育了人类文明的蓝色星球,此刻却在遥远的后方,无助地目睹着这一切,就像一位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却无能为力。
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小行星带的陨石被爆炸的冲击力裹挟着四处飞溅。有的陨石径直撞向舰队,将一艘艘战舰击成碎片;有的则改变轨道,朝着地球疾驰而去,仿佛是命运的复仇之箭。原本有序运行的小行星带,此刻宛如一盘散沙,混乱不堪,曾经的宁静与秩序被彻底打破,只剩下无尽的毁灭与绝望。
李世明的眼眶渐渐泛红,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控制台上。这泪水,是为人类可能自毁前程的悲愤,是对地球文明未来的深切忧虑。他身为最高执政官,肩负着引领人类走向光明的重任,然而此刻,他却仿佛对这即将到来的灾难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类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的目光再次停留在全息投影中的小行星带上。那些闪烁的光点,宛如人类文明在浩瀚宇宙中微弱的烛火,随时可能被黑暗吞噬。这片混乱无序的小行星带,仿佛在预示着人类充满危机的未来。地球的命运,或许也会像这些小行星一样,在无尽的纷争与毁灭中支离破碎。这是一条布满货币符号残片的小行星带,见证了贪婪交易导致文明崩塌的过程;这是一条裹挟着战舰残骸的小行星带,诉说着逐利战争碾碎人性光辉的惨痛;这是一条散落着地球残岩的小行星带,铭刻着唯利是图埋葬人类希望的悲剧。它们默默诉说着人类曾经璀璨文明的绝望与悲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