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前往京都,重启1991:从出狱开始崛起,家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孟良没有接张志勇的话茬,而是摸着下巴问道:“他有没有提到贷这么大一笔钱要干什么?”

“说是要扩建,扩产一类的。”张志勇回答。

“扩建?看来他要行动了。”孟良微笑着抿了一口酒:“张行长,我们喝一杯。”

“我敬您。”张志勇客气的举起了酒杯,而孟良在喝完酒后则直接站了起来:“我晚点还有事,今天就不跟你叙旧了,改日我再安排你。”

“客气了。”张志勇跟着站了起来,轻声问道:“贷款的事怎么办?”

“这样,你别说贷,也别说不贷,拖他两三天。”孟良道。

“好,本来我跟他交底的时候说可以贷两百万,既然孟总放话了,我全听你的。”

孟良跟张志勇客气了几句便离开了饭店,随后他便命令下面的人盯紧许文东的动向,按照他的推测,许文东应该有大动作了。

翌日,早上九点,许文东在窗口抽着烟,看着外面的街道他若有所思。

“彪子,你发现没,最近咱们厂外多了一些生面孔。”许文东开口说道。

“发现了,而且昨晚我们见张行长的时候好像也有人跟踪,当时我怕是自己太敏感了,所以没说。”牛彪回道。

“看来我们的所作所为一直被对手监视着。”许文东皱了皱眉,他本想通过一些非常手段进行融资,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资本金,可现在看来,想要实施这件事难度非常大,不是他没有点子,更不是他不会玩庞氏骗局,而是因为他的一切都被人盯着。

如今的他想要彻底摆脱这种情况,还不现实,至少在琴岛这个地段,他的能力还无法跟上面抗衡。

显然,只要他敢玩融资,第二天就会被审计登门调查。

想到这里,许文东无奈地吐了口烟,难道只能接受张志勇的二百万?这点钱又能怎么够,如今收购一些小型的啤酒厂动则就要数万,规模大一点的甚至要几十万,二百万撒下去也只能看到一点浪花。

而正当他犯愁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接起之后,对面竟然传来了张志勇的声音。

“许总,我今天和几位高管研究了一下,给你贷款的数额可能会往上提一提,但具体多少还需要向上面申请,只有审核下来,我们才有资格把钱贷给你。”

“真的吗?那就有劳张行长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以后咱们合作的日子多着呢。”

“我懂。”

许文东客气了几句后便把电话挂了,牛彪轻声问道:“张行长同意了吗?”

“还没,说是向上申请,这至少说明有机会贷下来。”许文东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免有些高兴,但当他的目光再次看向窗外那几个陌生的面孔时,笑容又逐渐凝结。

发现不对劲的牛彪好奇的问道:“东哥,怎么了?”

“昨天晚上张志勇态度异常的坚决,说明一千万这个数字的确很大,哪怕我给他回扣他也没有答应,今天为啥转性了呢?”

许文东摇着头道:“事出无常必有妖啊,而且昨晚张志勇匆匆离开,感觉没这么简单。”

“他一个开银行的,应该跟咱们也没啥直接冲突吧?”牛彪轻声道。

“虽然没有,但不得不防啊!”许文东刚刚说完,电话再一次响起,这一次是柳月红打来的,对方主要是告诉他人已经在淄川市和当地一家啤酒厂的老板见了面,并且已经商谈好了价格。

“我们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淄川,是因为这里是琴岛到齐州的中心点,而且淄川的位置可以辐射到潍坊和东营两个市,只要我们在这里站住脚,便能把货铺到这两个市区。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模式,在一个省内只要建立几个生产基地,便能辐射全省的市场,无需挨个市区去收购啤酒厂。

一来可以解决时间,二来可以节约成本,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多跑几个省份,不用局限于齐省。”

听见柳月红的话,许文东不由的惊讶道:“行啊,点子谁想的?不会是你吧?红姐。”

“当然不是我了,是小邓想的。”柳月红笑着道。

“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没让我失望。”许文东笑了起来:“那就按照这个模式跑。”

“好,不过我们收购的啤酒厂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价格也不便宜,淄川这家老板要三十五万,我们谈了几个小时才谈到三十,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手里的钱估计只能买个三四家。”柳月红说道。

“钱的事你放心,用不了几天,我就把钱汇给你。”许文东道。

“好,这面收购成功后,工厂人员怎么处理?”柳月红问道。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原老板帮忙管理,然后我会派人过去对接,你们三个负责跑业务就可以了,对了,如果你有信得过的手下也可以留在那里帮忙照看。”许文东说道。

“知道了。”

“对了,记得找一下当地的领导,咱们是去搞投资的,别忘了让他们也放点血。”

“明白,这个厂子就是当地领导帮忙联系的。”

“表现不错。”

许文东又聊了几句后便把电话挂了,然后看向姜然道:“嫂子,贴份招聘信息,搞点大学生或者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咱们这么一倒腾,人才储备势必会不够用。”

“好,我这就去筹备。”姜然说着就去忙了,许文东则穿上外衣道:“彪子,跟我出去见一下那几个啤酒厂的老板,琴岛这面也要尽快布局。”

接下来的两天里,许文东一边等着银行的消息,一边和其他啤酒厂的老板吃饭谈收购,用他的话来说,莲花啤酒蛰伏半年终于迈出第一步了。

每当这个时候,姜然都会一脸的震惊,毕竟在她看来莲花啤酒厂已经成为了庞然大物,所以她怎么也不敢想象,在许文东眼里,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过是在原地踏步而已,姜然很好奇,许文东的梦想到底在哪里,到底有没有边界。

1991年11月19日,琴啤会议室,孟良和几位高管的表情都很轻松,甚至有种奸计得逞的模样。

“根据我们的线报,许文东这几天正在不断接触其他区的啤酒厂,所谈的内容一缕为收购,而且已经有两家啤酒厂被他成功收购,其中一家还是之前琴岛排名前十的啤酒厂。”

“雄风啤酒厂吗?”

“对,啤酒节的时候销量还不错呢,不过后来莲花崛起之后,又因为粮食禁售的原因,销量便一路下滑,所以现在几乎就是半死不活了。

除了收购本市的啤酒厂之外,听说许文东还在其他市区有了动作,应该是想在近期打通外部市场。”戴着厚厚黑框眼镜的王恒年总会计师,一边捋着头发一边道:“所以,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消息,可以断定,许文东要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

“看来我们的计划生效了,这个许文东显然是认为我们已经拿他没有办法,才敢如何张扬跋扈。”又一位重要领导说道。

孟良点了点头:“年轻人嘛,一腔热血,做事肯定是比较冒进的,很多优秀的人就是因为如此,才折戟在商海之中。”

“是啊,商海又哪是年轻人能够掌控的。”王恒年呵呵一笑道:“所以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孟良点了一支烟,吸了半截之后才缓缓说道:“许文东在这个节骨眼上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无疑是因为两件事,一是你们所说的大干一场,二就是为莲花啤酒厂在京都展览会上造势。”

“孟总的意思是他想去比利时?”王恒年有些。

“没错。”孟良点了点头。

而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张正新笑了起来:“老总,他一个连二线都算不上的啤酒品牌,就算把广告打到京都,也不可能让他去比利时啊!”

“别小看这个许文东的志向,当初要不是你跟小陆一直小看对方,又怎么能让我们琴啤在自己的地盘上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孟良听着张正新那轻浮的语气就生气,严肃的道:“咱们这次如果不把许文东搞垮,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知道吗?”

“知道。”张正新不敢直视孟良,只能小声的回了一句。

王恒年看气氛有些不对,则开口道:“老总,那我们该怎么做?”

“既然他志向这么远大,我们帮帮他就是了。”孟良微微一笑。

“帮他?”几位高管不解的看向孟良。

“没错,经商最忌讳的就是迈大步,如今既然他想迈,我们就让他迈得大一点,越大越好,只有这样,才无法收场。”孟良眼神闪过一丝狠意:“所以,我决定让张志勇为他贷款,他不是想贷一千万吗,贷给他就是。”

“啊?”高管们更加不解了,张正新连忙问答:“这一千万给了他,那可帮了他大忙啊!孟总,这可不是什么好策略啊!”

“呵呵。”孟良轻轻一笑:“如果我设置一些条件呢?”

“什么条件?”张正新问道。

“比如说这笔贷款只能做六个月的短期贷款,你还觉得这笔钱是在帮忙吗?”孟良反问。

张正新眉头一皱,嘀咕道:“如果只给许文东六个月的时间,这笔贷款他想要还上可不容易啊!”

“何止是不容易,你想想,这么大一笔钱投进去,没个两三年根本收不回来,而且市场上的风险可不容易控制。”王恒年是总会计师,自然明白这里面的猫腻:“说白了,这笔钱就是双刃剑,可以让他人膨胀,但也很容易受伤。”

他说完,看向孟良道:“老总,你是想用这笔钱,锁死许文东吗?”

“对。”孟良点了点头。

“可是张志勇未必会同意啊,毕竟许文东半年后一旦拿不出钱,这不就成坏账了吗?他那些产业,根本不值这个价。”王恒年说道。

“到时候只要让银行把这笔贷款转到我们头上就行了。”孟良解释道:“用一千万,把莲花啤酒厂彻底击垮,你们觉得亏吗?”

“不亏。”

“不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女帝:夫君太强,我只能躺平

墨白

第二次相恋

玄姬小仙

穿越八零,我带着毛茸茸报效祖国

乔一水

京港欲醉

里泠

国运之战:你玩植物大战僵尸?

巍岚

痛觉免疫,担心反派不够变态

陷阵营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