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章 是否预言,三塑强汉,深山老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成公子,你刚刚所说,可是预言?”

“不,不是预言,而是现实。”蔡成郑重地回答道。

随之蔡成继续解释道:

“小冰河期已经来了。证据就是一年冷过一年。

“不要被青州、冀州粮食增产而蒙蔽。

“粮食增产,是因为农户得到了田地,农耕热情空前高涨。更是因为采用了如曲辕犁等一系列新农具。

“如果诸公愿意,这次陪陛下出巡之时,诸公便可以在三辅、凉州、并州等刚刚推行新农体系和使用新农具的地域调查一番,看看这几年,粮食是否在减产。

“而且中平元年北方大旱之后,连续五年,北方的雨水都不充沛,大旱随时会来。

“旱情,便是滋生蝗虫源头。

“天旱之时,土壤中的水分会降低至一成到两成,恰好适宜蝗虫产卵。而干旱导致植被减少,更会导致蝗虫大量产卵繁殖。

“而疫情并未完全退去,也是诸公都知道的现实。

“如果我大汉之民继续缺衣少食,不讲卫生,身体的抵抗力会进一步下降,疫情随时会再次爆发。”

众人面色凝重。

因为蔡成所说的事实,他们都知道。

一年冷过一年,他们早已感觉到了。

根本不用去三辅、凉州等地调查,司棣、兖州、豫州,不仅是粮食亩产连年下降,所有农作物的产量,皆是连年下降。

原来,他们以为是黄巾余党一直没有扑灭造成的,可今日蔡成一说,他们再仔细思考,发现,这与黄巾余党无关,反而是造成黄巾余党剿之不尽的本因。

至于为何土壤中水分下降,植被减少,会促进蝗虫产卵,他们不懂。

他们甚至连“植被”是什么都不知道。

可他们知道,这些年来,地里蝗虫确实是越来越多。

春耕之时,时常会从土壤中翻出白色的蝗虫卵。

“成公子,如何得知鲜卑正在进攻北匈奴?”

“是我往草原上派的探子回报的。为了把这一消息送回大汉,我派出的探子,目前已经死了将近三十人。”蔡成语气沉重。

派往草原的野草成员,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孤儿。

他们活动于草原的每个角落,绘制舆图、收集情报。

如果可能,蔡成一个都舍不得让他们死。

可没有办法。

鲜卑进攻北匈奴后,北匈奴和鲜卑都封锁了边境,捉拿一切可疑之人。

无论是北匈奴,还是鲜卑,此时都担心大汉突然出兵,在他们的身后捅上一刀。

众人谁都没有想到,成公子竟然往草原上派出那么多的探子。

这不仅是深谋远虑,更有雄才大略在其中。

而只为“鲜卑进攻北匈奴,而且占上风”这种消息,就死了将近三十人,总觉得有些不值。

唯有郭全去过青州的“英烈园”,更知道蔡成爱护每个子民。

所以,他能够想到,死了近三十人,蔡成一定心如刀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精灵:我靠宝可梦们的背景吃软饭

故勒顿

重生之官途风云

轩辕鸿蒙

坐断满江红

秦古云

红楼大当家

潭子

修仙:我是美女眼中的香饽饽

浊世渡难

别人眼中废物活出别人梦想人生

开门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