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兵分三路
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5章 兵分三路,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色微亮,苏锦绣仍在灯下伏案工作。一夜未眠的她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疲惫,反而神采奕奕。几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行动计划,桌上摊开的地图标记着大衍各地的战略要点。
\"娘娘,您真的该休息了。\"巧儿端来一碗参汤,心疼地劝道。
苏锦绣揉了揉眉心,接过参汤一饮而尽:\"不必担心,我的身体我最清楚。再说,现在可不是休息的时候。\"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晨光已渐渐洒向皇城,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也意味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部署即将展开。
\"巧儿,召集周伯来,我有要事安排。\"
不多时,管家周伯匆匆赶来,只见他神色凝重:\"娘娘,根据刚收到的情报,苏清柔已经联合江南盐帮,预计三日内会有一批伪装成商队的人马进京。\"
苏锦绣眼中寒光一闪:\"这正好印证了我的猜测。敌人已经开始大规模调动,我们必须先发制人。\"
她回到案前,指着地图道:\"大衍共有十八州,目前有六州已经确认受到敌对势力的渗透,这些地方的粮仓、药库和试验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必须先稳住局势,然后逐步反击。\"
周伯仔细观察地图上的标记,点头道:\"娘娘准备如何部署?\"
\"兵分三路。\"苏锦绣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三条路线,\"第一路,以王太医为首,负责医学院和各地医馆的安全。他手下有二十余名忠心耿耿的医者,加上朱指挥使派出的暗哨,应该足以应对。\"
\"第二路,以赵明远为首,负责农业学院和试验田的防护。各处种子库必须日夜有人看守,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备用方案,将备份种子转移到安全地点。\"
\"第三路,也是最重要的一路,由锦衣卫朱长河指挥,分兵三股。一股负责监视太后和丽妃余党的动向;一股负责打入江南盐帮,了解苏清柔的计划;最后一股则暗中保护联盟成员的安全。\"
周伯若有所思:\"这三路各自为战,看似分散力量,实则形成一张大网,既能防御,又能收集情报,为最后反击做准备。\"
\"正是如此。\"苏锦绣满意地点头,\"现在敌人尚不知我们已经组建联盟,我们要利用这一优势,先发制人。\"
\"娘娘,那您呢?您打算如何行动?\"巧儿担忧地问道。
苏锦绣微微一笑:\"我自有安排。接下来几日,我会表现得比平时更加专注于后宫事务,甚至适当表现出对农医改革的淡漠,让敌人以为我已经开始退缩。同时,我会借助空间秘密培育更多抗旱良种和特效药材,为可能出现的灾情做准备。\"
\"那陛下那边?\"周伯问道。
\"陛下会继续保持表面上的中立,暗中则全力支持我们。\"苏锦绣压低声音,\"实际上,他已经下令边关大军做好准备,一旦京城出现异常,可随时回援。\"
周伯和巧儿都露出释然的表情。有皇帝的支持,联盟的底气自然更足。
苏锦绣又拿出一封密信:\"这是给农业学院分发的。从今日起,学院停止集中授课,改为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十人,分散在京城各处进行。这样即使敌人想要一网打尽,也无从下手。\"
周伯接过密信:\"老奴这就安排人去办。\"
\"另外,\"苏锦绣从袖中取出三个小瓷瓶,\"这是我昨夜配制的解毒丹和强身丸,请周伯分发给联盟核心成员。告诉他们,随身携带,以防不测。\"
周伯恭敬地接过瓷瓶,小心收入怀中。
\"至于粮草储备,\"苏锦绣继续说道,\"除了官方粮仓的存粮外,我已经在空间中储备了足够三十万大军半年所需的粮食和药材。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我们不必担心后勤问题。\"
周伯不禁感叹:\"娘娘真是未雨绸缪,考虑周全。\"
苏锦绣神色凝重:\"这一战关系到大衍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应对一切可能的变数。\"
她起身走到窗前,目光远眺:\"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前部署。\"
周伯和巧儿立即专注聆听。
\"京城内外,必须布置多重暗哨,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苏锦绣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任何可疑人物的进出,任何异常的物资调动,都必须第一时间报告。\"
\"这事就交给老奴吧。\"周伯拱手道,\"凉国公府的老人们虽已退隐多年,但仍有不少暗线可用。加上锦衣卫的情报,定能织成一张天罗地网。\"
\"好,就这么办。\"苏锦绣点头,又转向巧儿,\"巧儿,你负责联络府中旧部。告诉他们,风雨欲来,该是展现忠心的时刻了。\"
巧儿郑重应下:\"是,娘娘。\"
安排完这些,苏锦绣略感疲惫,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停下。她走到内室,从一个隐秘的暗格中取出一本记载着现代兵法的笔记,开始研读。
现代战略思想与古代兵法相结合,或许能给她带来新的灵感。尤其是在信息战和心理战方面,现代理论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