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神医携手破难题,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锦绣立即上前把脉,纤细的手指稳稳地搭在老农的手腕上,眉头紧锁:"确实,药毒已经入血,必须尽快治疗。"她能感受到老人虚弱的脉搏,心中一紧,"把刚配好的药汤先给他服下,另外要准备银针,我要为他施针。"

在苏锦绣的指导下,医者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救治。她将现代医学的消毒观念和针灸要领传授给他们,使得救治效率大大提高。看着那些认真记录的医者,她的心中涌起一丝欣慰,这些知识的传播,将会挽救更多的生命。

"王太医,您来看。"苏锦绣指着一个病人的手腕,声音温和但严肃,"这种中毒要注意观察脉象变化。如果发现跳动减缓,就要立即追加人参,提升气血。这是我在多次救治中总结出的经验。"

王太医认真记下,眼中充满敬佩:"娘娘这套救治方案,真是精妙。不仅能快速解毒,还能预防并发症。老臣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周到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夜的救治,大部分病人的症状都有了明显好转。尤其是服用了明珠草方子的人,恢复得最快。这让在场的医者都对苏锦绣的医术佩服不已。看着病人们痛苦的表情渐渐舒展,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

"娘娘,太医院那边派人来了。"巧儿在帐外轻声禀报,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苏锦绣和王太医对视一眼,都明白这是个机会。太医院一直对他们的医改持观望态度,如果能借此机会获得支持,对推广新医术大有助益。她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襟,准备迎接这些重要的客人。

"参见娘娘。"太医院派来的是一位资深医官,态度恭敬中带着几分好奇,"听闻您研制出了新的解毒方子,院首派我们来取经。"

苏锦绣温和一笑,心中暗喜这个机会来得正是时候:"正好,诸位来得及时。这些病人的康复过程,正好可以作为验证。"她详细介绍了救治方案和用药理念,特别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说到专业知识时,她的眼神愈发明亮,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实验室研究的日子。

医官们仔细记录,不时发出赞叹。等看到病人们的恢复情况后,更是连连点头。有人提出:"娘娘,不知可否将这套方案引入太医院?现在各地都在防治蝗灾,难免会有类似情况发生。若能有这等良方,必定能救治更多百姓。"

"正该如此。"苏锦绣说道,语气坚定而温和,"我已经命人整理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和用药指南。待会就让人誊抄几份,送往太医院和各地医馆。医者仁心,这些方子理应广为流传。"她的话语中透露着对生命的尊重。

王太医适时补充:"这次的经验证明,医农结合大有可为。如果能建立常态化的联防机制,对今后的农事活动和医疗救治都大有裨益。"老医官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显然也看出了这其中的深远意义。

医官们纷纷附和,表示要向院首建议加强与农院的合作。这番态度,无异于为医农联盟奠定了基础。苏锦绣的心中涌起一阵欣喜,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之一。

眼看着天色将明,苏锦绣却丝毫不觉疲惫。她知道,这一夜的努力不仅挽救了多条人命,更为医农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看着病榻上露出笑容的农户,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她穿越至此的意义,用知识改变这个时代,让更多人受益。

这时,一封加急公文送到。拆开一看,竟是太医院院首的亲笔信,除了对解毒方子大加赞赏,更表达了对医农合作的支持。这无疑给予了苏锦绣极大的鼓舞。她的手指轻轻抚过信纸,感受到了其中的分量。

"娘娘,您也该歇息了。"王太医关切地说,看着她略显疲惫的面容,"这里有我们看着。"

苏锦绣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急。趁着这个机会,我想把医农结合的构想详细整理出来。有了太医院的支持,很多改革措施都能更顺利地推行。"她的声音虽然疲惫,却充满了力量。

望着她执着的背影,王太医不禁感慨:这位娘娘,不仅医术高明,更难得的是那份济世之心。难怪能在短短时间内,在医界和农界都树立起如此威望。老医官的眼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有这样一位明君贤后,大衍的未来必定光明可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真千金断亲后,豪门全家哭疯了

是符不是祸

凡人的成长之金融新贵

落灰黑色胶片

成帝称尊:开局获得灵草机缘

天才的存在

钦天除妖师,大明穿越二十一世纪

木子青仙

赶山:契约金雕,大山都是我猎场

番茄烤红薯

抗战之特战兄弟斩日寇

狼烟卫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