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处安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宋度宗 赵禥,帝王故事录,心处安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度宗赵禥(1240年-1274年),初名赵与芮,后改为赵禥,字君锡,是宋理宗赵昀的侄子,也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264年至1274年。赵禥在位期间正值南宋晚期,国势日衰,面临着蒙古帝国的强大压力,直至南宋灭亡前夕。
个人生活
家庭与子女——赵禥有多位妃嫔,其中最为着名的是杨淑妃和谢皇后。杨淑妃,后追封为昭慈献烈皇后,为其生下长子赵显(即后来的宋恭帝赵?),还有几个女儿;而谢氏在赵禥登基后被册封为皇后,但她并没有为赵禥生育子女。子女众多赵禥有不少子女,但许多孩子早夭,存活下来的子女中,除宋恭帝赵?之外,还有几个公主。家庭成员的不幸,尤其是儿童的夭折,对赵禥的心理影响颇大,据说他曾为此深受打击。生活习惯赵禥的个人生活习惯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他喜读佛经,对佛教有一定的兴趣,这也是当时皇室成员普遍的宗教倾向。此外,他还爱好书法,能写得一手好字,这反映出他对艺术文化的涉猎。
性格与健康——赵禥性格温和,但被认为缺乏果敢和决断力。面对国事的重重困难,他显得犹豫不决,容易受周围人影响,这一点在处理政务时尤为明显。长期的忧虑加上频繁的政治斗争,使得赵禥的健康状况不佳,晚年更因为国事劳心过度,身体健康急剧下降。
登基与早期生涯
赵禥生于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成长于南宋宫廷,受良好教育。他最初并不是预定的皇位继承者,直到1260年宋理宗无子,决定从宗室中选择继承人,赵禥被选中,改名赵禥,并于1264年继位为帝,时年二十三岁。
执政初期
即位之初,赵禥委任贾似道为宰相,贾似道在随后数年间几乎独揽大权,实际上掌控了南宋政权。度宗性格软弱,缺乏决断力,导致朝政大多由贾似道一手操控,这也为后来南宋加速走向衰亡埋下了伏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