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司马懿出山
醉酒西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5章 司马懿出山,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醉酒西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父亲进位秦王之后,他结识了一位青年才俊,绝对是当世大才。
那位大才也愿意为他出谋划策,成为他的幕僚。
袁谭府邸,书房之中。
“仲达,此次魏王公孙续三路出兵,结果会如何?”袁谭问他的新任幕僚司马懿。
“公子,打仗之事瞬息万变,尤其是这种势均力敌的大战。”司马懿笑了笑,“其实魏王公孙续应该有稳妥之策,守住九江、弘农,大军全力南下。只要击败了荆州刘表,数十万大军,便可由南郡沿长江顺流向东。再两面夹击,夺下江东。只是这样一来,这场大战可能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因为刘表毕竟带甲二十万,即使丢了南阳、襄阳,也有能力在南郡、江夏一带挡住魏军,并与之在长江上决战,只是到那时变数也会很多。”
“仲达说的对,看来魏王也并非是腹藏甲兵,不可战胜……”
“非也!”司马懿摇了摇头,“并不是魏王没有想到,而是他的实力太强大了,这才让三路并进,若胜便可一举一统天下。”
“魏王的野心也太大了……”
“魏王非常自信,陈宫、陈登、董昭、荀攸、郭嘉、戏忠、刘晔、鲁肃等人,皆当今智谋之士。徐晃、太史慈、田豫、于禁等皆为帅才,这也是魏王自信的原因。”司马懿稍稍停了停,“可他太小觑天下人才了,三路中任何一路兵马只要一败,魏王这一战便会非常被动。”
“仲达见解,果然精辟,以本公子观之,仲达之才,与魏王麾下郭嘉戏忠等人,当在伯仲之间!”袁谭充分发挥礼贤下士的优势,向司马懿拱了拱手,“我得仲达相助,乃大幸也。”
“只要公子听草民的,草民早晚助公子登上世子之位。”
“仲达之策,本公子必言听计从。”
“公子可向秦王请令,离开长安。”
“离开长安?”袁谭满脸诧异。
袁尚对世子之位虎视眈眈,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离开长安了,他一度产生了司马懿是不是袁尚的说客?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打消了,因为司马懿自从来到长安之后,并没有去过袁尚的府邸。
“公子不会没有听过,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之事吧!”司马懿的语气依旧是那样平和。
“这……这倒是听过……”
“朝中重臣与在外诸侯相比,如何?”
“朝中重臣,在外诸侯,这……”片刻之后,袁谭再次向司马懿拱了拱手,这一次他是由衷的感激,“多谢仲达指点迷津,本公子明白了……”
司马懿一句话点醒了他,如今乱世,手里没有兵权,等于什么都没有。
因为其他权利都是虚的。
“仲达,不知本公子应前往何处?”
“右扶风太守年前病亡!”
“又扶风……”
“雍城曾做过秦都,兴龙之地也,槐里、郿城如今看起来无关紧要,可将来必是要地,东西连接着长安和陈仓,向南可通过斜谷道直达汉中,此乃上天赐予公子崛起之地。公子在那里励精图治,广招人才,训练兵马,几年之后,三公子又岂能相比?若是再能够得到麴义将军的支持,有了骑兵,这长安若有变故,转瞬即至!”
“先生之言甚善,只是……只是父王是否会同意呢?”
“让秦王同意倒也不难,公子只需拜访一下郭图……”,司马懿又笑了笑,“此事本来就是为秦王分忧解难。”
“多谢先生指点。”
袁谭要离开长安,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无论是袁尚、袁熙,还是秦王袁绍,都乐见其成。
因此半个月之后,长安朝廷便下了一道诏书,任命袁谭为右扶风太守,同时任命司马懿为太守府从事,即刻前去就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