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山村闲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军工突破,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溪湖山村闲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振华从苏北回根据地后就没闲着,除了炮团的工作,根据地建设工作,他还要关心军工厂的生产。回来后的一个来月时间,他都到椿树沟四趟了。
熊大正的团队实操能力真是很强,距李振华和他谈火箭炮、火箭弹的设想、无缝钢管制造设想也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把这些东西的样品拿了出来。无缝钢管有多种口径,口径都比较大,钢管长度最长能做到二米。无缝钢管制作的成功,为迫击炮的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火箭炮、火箭筒也做的有模有样了。
按照李振华的思路,整个火箭炮外观看起来就是107多管火箭炮的翻版,整件可骡马拉动,也可进行折卸人力运输,有简易的射击角度调整及瞄准系统,107㎜火箭弹不到20㎏,无尾翼,正常时电击发,应急时火把都可点火击发,利用倾斜的尾喷口实现弹体飞行的稳定。李振华试射了两颗模型弹,感觉弹道还比较稳定,想像12管火箭弹同时发射的场面想想都让人激动。
单兵火箭筒形似RpG一7火箭筒,本来李振华的设想参照的就是RpG一7火箭筒,结构非常简单。专用的火箭弹弹头呈仿垂状,锥形装药,李振华也试射了一颗实弹,射程能达到200米,破甲能力惊人,而且操作非常简便。
这两款武器后世被称为游击战两大神器。李振华非常满意,交待熊大正全力生产一批给部队试用。总结经验后改进定型再大批量生产。
另外李振华又和熊大正谈到爆破筒的制作原理,熊大正听完后,觉得不是什么难事,用熊大正的话就是大号的手榴弹。
李振华觉得军工部从皖南迁到山东,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策。军工部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已进入佳境了。
熊大正还告诉李振华,药厂有些突破了,这让李振华更为兴奋。
李振华兴冲冲返回蒙山司令部,把军工厂取得突破这个好消息报告了杨文翰司令员,杨文翰听后也是非常高兴,思考了一下,决定抽调一个营加强兵军工厂外围防卫。
杨文翰又对李振华道:振华,这批武器出来后,你带队送到泰西根据地115师,那里情况有些紧张,有迹象表明日军准备集中兵力对115师动手。我们在鲁南打了大胜仗,开始我还判断日军会很快采取报复行动。115师的到来为我们挡了一枪,毕竟115师是主力部队,更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你带队去泰西,一是加强那边的火力,二是你也可以去亲身听取部队对新武器的意见,对武器定型有益处。这段时间我也要下去各根据地实地检查政策执行情况。你完成任务后,和我汇合一起去看看各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到时司令部由老黎、老张、老刘坐镇。
杨文翰停顿一会儿,又道:苏北黄克诚司令来电,他们已于前日与粟 裕部在盐城以南会师了。王必成405团军部决定划归苏中根据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