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山村闲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新四军点编,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溪湖山村闲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振华回到驻地,刚吃完中饭。有团部命令传来:明天早上5:00校场集合、抽调连排基层军官到二支队驻地琶村协助整编。

早上5:00校场集合时,操场一角已集中了48名连排基层军官,基本上一二团每个连每个排都抽调了连长或副连长、排长或副排长。由熊刚副团长带队前往琶村。琶村这边对接的是二支队副支队长粟 裕。

众人就来到校场,二支队四团、五团已在校场集合待命。按照番号一个排一个排出列,一支队每个人都分配了协助任务。二支队开始5000米早操了,为活跃气氛渐渐的操场上响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声,由开始小到慢慢声调一致。

跑操完后,一支队和二支队军官在操场上相互交流经验。李振华看到了粟 裕。

将军那是后世李振华心目中的军中偶像。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人们交流和讨论的重要平台。而李振华也时常活跃于各大军事论坛和社交群组之中,与众多军迷朋友们展开热烈的辩论。其中一个经久不衰、备受关注的话题便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长河中谁打仗更厉害一些。这一争论每每引发激烈的观点交锋,各方都能摆出一堆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心中的战神。李振华可没少为自己心中的战神慷慨激昂。

大家谈到训练大纲,谈到三三制。李振华编了一个三三制连排进攻队型设计的初衷,其实他就是想让后世已成熟的这一战术提前应用到抗日战争中。

李振华用一节树枝在地上边画边说:我村里有个和日本鬼真刀真枪干过的同乡,他告诉我日军火力很猛,炮又多,枪法又准。冲锋的时候国军死伤惨重,后来参军了,我就一直在琢磨。与日军作战肯定要分散队形,分散了队形,彼此又不好呼应。因此我想把一个班分成了三个一组,三个组又分成一队,呈三角形排列,班长居中指挥,每个组一个主攻手,一个掩护,一个支援,三个组同样这样分配任务,每人相隔5一10米,每组25米一40米,每队相隔50米一70米,这样不会阻挡射界,相互又可支援。加上匍匐前进等战术动作,遇到重火力或炮弹,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进可攻,退可守。我就是这样想的,至于再多我就没想到什么了。这个队形还要在实战中进一步完善。"

李振华有点紧张,在将军面前讲战术,这也和关公面前耍大刀没啥两样,心里压力挺大的!李振华又在地上演示了队型的转换,进攻与撤退队型的变化。

二支队的同志表示昨天训练大纲他们看了,今天再听了李振华的图解,觉得这一战术很有可行性。配合手势式、哨声联络,应该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新四军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这种火力比较弱小的情况下作战,这种战术能有效避免大的伤亡。新兵上战场伤亡率低了,几次战场下来,就成老兵。老兵多了,部队的战斗力自然而然就高了。

李振华道:"今后上了战场,使用这一战术时大家都要留心总结,将来一起讨论使这种战法趋于完善,形成文件,才能三三制连排进攻战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训练工作非常顺利,二支队战士们感觉到一支的训练方式更正规,虚心的从一支队战友们身上吸取训练经验。

点检前五天,李振华他们回到驻地,杨团长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李振华又去军工处找熊大正,军工处的人明显增多了,李振华估计是天津出发的人到了,找到熊大正,一问果然如此。熊大正看上去人也轻松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网游:转职箭神,普攻暴击带分裂

二维叶

末世重生:拥有系统后全家无敌了

石阿屁

全民领主:亿万虫族,我即是天灾

星空剑仙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当时明月犹在

普通人的快穿学无止境

麽麽茶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凹凸曼打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