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经渠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爷爷告诉我,经渠,乃手太阴肺经之经穴。“经”,有经过、路径之意;“渠”,乃沟渠、水道也。经渠之名,形象地描绘了此穴气血运行如渠道中流水般通畅有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被视为根本、正统和规范,代表着事物发展的主要脉络和规律。而“渠”,不仅是水流的通道,更蕴含着疏导、汇聚和调节的智慧。将“经”与“渠”结合用于穴位命名,不仅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秩序、和谐以及顺应自然的追求相契合。
“经”字强调了该穴在经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经络系统中,经穴是气血运行旺盛且通畅无阻的部位。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首,主气司呼吸,将清气吸入,浊气排出,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经渠作为肺经之经穴,其气血更为充足,犹如经脉中的主干道,能够有效地输送和调节肺经的气血。
而“渠”字则突出了其疏通和引导气血的功能。如同沟渠引导水流一样,经渠穴能够引导肺经的气血顺畅地运行,避免气血阻滞或不畅。当肺经气血出现异常时,经渠穴就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肺主宣发肃降,若肺气不宣,可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若肺气不降,可能导致胸闷、气逆等问题。经渠穴通过调节肺经气血,有助于恢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缓解上述病症。
例如,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咳嗽,多因风寒束表,肺气不得宣发。刺激经渠穴,可激发肺经气血,驱散外邪,使肺气得以宣畅,咳嗽自止。又如,肺气上逆引起的气喘,经渠穴能够引导肺气下降,平复气喘。经渠之“经”,在此意味着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刺激经渠,确保肺气宣发的道路通畅无阻;“渠”则体现了其疏通和引导的作用,使得肺气能够顺其性而升降有序。
此外,中医认为“肺朝百脉”,肺经与全身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当肺经气血失调时,可能影响到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经渠穴作为肺经的重要穴位,通过调节肺经气血,对其他脏腑的气血也能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间接治疗与这些脏腑相关的病症。
同时,情绪因素如忧愁、悲伤等过度,易损伤肺气。经渠穴如同经渠水沟一般疏通肺气,从而舒缓情绪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使人的精神状态得以改善。
经渠穴之名形象地揭示了其在肺经中的重要地位和调节气血的功能。其不仅体现了中医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通过对肺经气血的调节,展现了治疗一系列与肺气失调相关病症的独特功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