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墨染珠江:从武侠江湖到红色漫卷
饮荡吹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5章 墨染珠江:从武侠江湖到红色漫卷,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饮荡吹君,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华南工学院的演唱会落幕,作为巡回演唱会的总策划凌晨又回归到了中山大学校园学习生活。
晨雾裹挟着木棉花的甜香,白色t恤牛仔裤的凌晨,将泛着岁月包浆的《昭明文选》护在怀中,踏着康乐园石板路上跳跃的光斑疾行。露水沾湿的青草在鞋底轻响,与远处钟楼传来的报时声应和。推开中文系79级教室雕花木门的瞬间,七八十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褪色的木质桌椅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墙面上“尊师重教”的老标语与新装的智能投影仪形成奇妙碰撞。
他在前排靠窗的他专属旁听生位置落座,翻开泛黄封面的笔记本,他专心听课认真做好笔记。教授正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解读《世说新语》中嵇康的风骨,粉笔灰簌簌落在讲台,而凌晨指尖残留的荧光粉,在翻动书页时若隐若现——那是昨夜华南工学院演唱会舞台上,为制造梦幻效果撒下的特殊装饰。窗外的白玉兰突然被风拂落,雪白花瓣打着旋儿飘进教室,正巧落在黑板上工整的蝇头板书间,像是时光特意留下的注脚,将文艺晚会的绚烂与千年典籍的厚重,悄然编织成独属于他的生命经纬。
正午的阳光穿透康乐园百年榕树枝桠,在凌晨修长的身影上烙下铜钱大小的斑驳光影。他捧着搪瓷餐盘在人声鼎沸的饭堂匆匆扒完三丝炒面,书包侧袋里的保温杯随着步伐轻晃,溢出的茉莉茶香混着饭堂飘来的糖醋排骨气息。滨江路的风裹挟着珠江特有的咸涩水汽扑面而来,将他夹在《昭明文选》里的课堂笔记掀起一角,未干的墨迹在江风中晕染出浅浅的灰痕。
暮色漫过珠江水面时,深秋的斜阳将江水染成流动的蜜色。大元帅府飞檐上的鸱吻在夕照中化作遒劲的剪影,檐角铜铃在江风里轻颤,叮咚声混着渡轮的汽笛远远传来。凌晨踩着布满青苔的青石板路,拐进爬满炮仗花的拱形门廊,黄墙红瓦的院落里,三角梅开得正艳,将藤蔓缠绕的小洋楼装点成一幅油画。斑驳的木楼梯在脚下发出细微的吱呀声,推开二楼那扇雕花窗,对岸大元帅府的朱漆回廊与江面往来的渡轮尽收眼底,暮色中的珠江泛起粼粼碎金,恍惚间竟与他昨夜策划的演唱会舞台灯光重叠。
暮色将小洋楼的玻璃窗浸染成琥珀色,凌晨拂去藤编椅上的三角梅残瓣,将《云海玉弓缘》精装本平摊在做旧的胡桃木书案。台灯暖黄的光晕里,钢笔尖悬停在方格稿纸上方,窗外大元帅府的琉璃瓦檐与珠江上摇曳的灯火,在他瞳孔里折射出奇幻的光影。
他翻开泛黄的武侠笔记,将梁羽生笔下的江湖图景与脑海中的动漫分镜重叠比对——厉胜男的软猬甲在稿纸上泛起幽蓝的暗纹,如同夜幕下流动的星河;金世遗踏浪而行的身姿,则融入了粤剧武生腾跃的潇洒韵律。当笔尖落下,武侠世界的恩怨情仇与岭南风物悄然交融,稿纸上渐渐浮现出带着水墨韵味的武林场景:天山脚下的冰崖被描绘成氤氲着晨雾的水墨屏风,主角对决时迸发的剑气化作毛笔飞白的笔触,连梁羽生笔下的诗词注解,都被设计成竖排的书法体文字,与人物对话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
夜风穿堂而过,掀起《云海玉弓缘》中夹着的木棉花标本,干枯的花瓣与崭新的稿纸在月光下轻轻颤动,古典的武侠魂与新锐的动漫构想,在此刻达成了奇妙的共鸣。
钢笔尖悬在\"金世遗夜探蛇岛\"的段落上方,凌晨的指节无意识摩挲着泛黄的稿纸边缘,正将岭南镬耳屋飞檐的弧线化作笔下侠客凌空虚踏的轨迹。突然,楼下传来铁门转动的轻响,三角梅丛中簌簌抖落几片嫣红,如同未及写下的伏笔。
暮色像浸透江水的绸缎,裹着穿灰色干部装的身影踏入院落。王书记抱着的牛皮纸袋边角微微卷起,肩头零星缀着木棉花瓣,不知是路上沾染,还是特意留存的见面礼。他抬手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映着小洋楼二楼透出的暖光,喉结动了动,终究将准备好的寒暄压回心底。
\"叨扰了。\"声音混着珠江对岸若有若无的船笛声,带着新官上任特有的拘谨与热切。牛皮纸袋里露出半截《岭南了望》的烫金封面,封面上凌晨绘制的《亮剑》动漫插画赫然在目。此刻现实与虚构的镬耳屋檐在空气中悄然重叠,惊得稿纸上未落的墨迹微微晕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