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终于安全了
红豆很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9章 终于安全了,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红豆很好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寒风呼啸,马车内的铜炉勉强驱散寒意。
范永斗裹紧狐裘,已经不知第几次问道:\"还有多久?\"
杨东海拿出舆图看了看,说道:\"前面就是哈剌温部,再两日就到察罕浩特,有兵马驻守,到了那里就不用担心了!\"
范永斗有些不耐烦,说道:“能不能快些?”
杨东海陪着笑,说道:“东家,咱们拉着货呢,走不快。”
范永斗眉头紧蹙着,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不住四下查看,却没有任何异常,但是心中的不安却愈发强烈。
杨东海还以为东家只是烦躁,便找了个话头:\"东家,那个苏禄太后许了您什么官?\"
\"财政大臣。\"
“那……官职大不大?”
“等同大明的户部尚书。”
“哎呦,这么厉害呢!”
杨东海诧异道:“东家以后就是大官了啊!您这个财政大臣,主要做啥?帮蒙古人做生意吗?”
提到做生意,范永斗立刻打开话匣子,说道:“蒙古人打仗还行,做生意他们是真的外行,如果我当上财政大臣,首要之事便是整合他们杂乱无章的贸易体系。”
“你看看他们售卖的牛羊马匹,毫无定价策略,常常被精明的汉人商贩压得极低的价格。比如,在牲畜膘肥体壮之时,本应是价格高峰,可他们却因不懂得囤积与等待时机,一股脑全推向市场,导致价格暴跌。而采购中原物资时,又不懂辨别品质优劣,常花大价钱买到次品。”
杨东海听到这里,问道:“听东家这么说,蒙古人做生意的本事真的不行。”
范永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道:\"蒙古人做生意?他们连账本都看不明白!去年察哈尔部用三千张上等貂皮换茶叶,结果被张家口几个小贩用陈茶掺树叶子就给糊弄了。\"
杨东海瞪大眼睛:\"这都能上当?\"
\"你以为呢?\"
范永斗嗤笑一声,继续说道:\"草原上以物易物惯了,十斤盐换一头羊,二十斤铁换一匹马,全凭头人一张嘴定价。苏禄太后许诺让我总管贸易,就是看中我们这套做账的本事。\"
只见他越说越激动,坐直了身子,比划着说道:“就拿茶叶来说,上等的武夷岩茶与普通的粗茶,在他们眼里似乎并无太大差别,只看数量,不看质量,这如何能行?”
“还有那皮毛交易,他们的皮子多是未经精细处理,直接售卖,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
“若我来主政,定会设立专门机构,对牲畜进行评级定价,依据膘情、品种细分价格区间。对于收购的物资,也安排专业人士把关筛选。”
“……再者,蒙古各部落之间交易,居然还多以物易物,货币流通极为不畅,严重阻碍了商业发展,必须大力推行货币体系,效仿崇祯皇帝搞出来的皇家钱庄,规范交易流程,让每一笔生意都清晰明了,如此一来,税收也能稳定增长,财政状况必将大大改善。”
杨东海听得入神,不住点头:“东家,您这一去,蒙古人可算是遇到贵人了。”
范永斗脸上露出得意之色:“那是自然,待我见了苏禄太后,施展一番拳脚,定能让他们见识到真正的商业运作。说不定还能以此为根基,图谋更大的事业……”
然而,他话音刚落,马车突然剧烈颠簸了一下。
范永斗心中一惊,那种不祥的预感愈发浓烈,忙撩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见前方道路蜿蜒,两侧山丘连绵,一片寂静,却莫名让人感到压抑。
“奇怪了,为何我眼皮一直在跳?”
杨东海见状,便说道:“天气太冷了,正常!”
范永斗突然看到前方有帐篷,赶忙问道:“那边是什么地方?”
杨东海抬眼看了看,说道:“是哈剌温部的一些族人,再往前走两天,就快到察罕浩特了。”
“今晚就在这里过夜吧!”
“好嘞!”
杨东海招呼车夫,赶着骡马向着那些帐篷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