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穆桂英与杨宗保合葬,铁血杨家将,凡人的时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穆桂英这位英勇无畏、战功赫赫的女将军,最终选择了壮烈殉情,结束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得知这个噩耗后,士兵们无不悲痛欲绝,但他们强忍着内心的哀伤,小心翼翼地将穆桂英的遗体收敛起来。与此同时,杨宗保那早已逝去的遗骸也被寻回,准备与他深爱的妻子一同踏上归程,返回大宋。
护送穆桂英和杨宗保遗体的队伍缓缓出发了,沉重的气氛笼罩着每一个人。士兵们迈着整齐而缓慢的步伐,仿佛生怕惊扰到这对已经沉睡的英雄夫妻。一路上,这支悲伤的队伍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所经之地,百姓们听闻消息后纷纷自发赶来,他们有的手捧着洁白的鲜花,希望用这些美丽的花朵来表达对穆桂英和杨宗保深深的敬意;有的则默默地站在道路两旁,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惋惜和悲痛。
人群中不时传来低低的抽泣声,有的人甚至忍不住放声大哭。但更多的人只是静静地凝视着那两口棺木,用眼神诉说着对这两位英雄的怀念与感激之情。穆桂英和杨宗保生前为保卫国家、守护百姓付出了太多,如今他们离去了,人们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和奉献精神。
在这漫长的送行路上,百姓们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为这对伉俪送上了最后的祝福。尽管路途遥远,但每个人都愿意陪伴着他们走完这一程,让他们在回家的路上不再孤单。
当那沉重而肃穆的灵柩缓缓抵达大宋都城之时,这座繁华热闹的城市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瞬间沉浸在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大街小巷里,白色的挽幛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悬挂着,微风拂过,发出阵阵轻微的沙沙声,似乎也在为这对英烈默哀。百姓们身着朴素的白衣,面色凝重,怀着沉痛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他们默默地跟随着灵柩前行,脚步轻缓,生怕惊扰了安息中的英灵。人群中不时传来低低的啜泣声,有人用衣袖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有人则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
皇宫之内,气氛同样庄严肃穆。皇帝赵惟叙身披麻衣,神色哀伤至极。他亲自率领着满朝文武百官,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城门,去迎接那两口承载着英雄与爱情的灵柩。远远望去,那两口灵柩宛如两座沉默的山峰,静静地矗立在道路中央。
赵惟叙一步步走近灵柩,目光紧紧凝视着它们。当终于看清棺木上刻着的名字——穆桂英、杨宗保时,他的眼眶不禁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嘴唇微微颤动着,声音略带哽咽且颤抖地说道:“穆桂英、杨宗保二位爱卿啊,你们为我大宋江山浴血奋战,立下了不世之功。可如今,你们却英年早逝,抛下这大好河山,离朕而去。此乃我大宋之痛,更是朕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啊!”说罢,他深深地弯下腰,向着灵柩行了一个大礼,身后的群臣见状,也纷纷效仿,齐齐跪地行礼,以表达对两位忠臣良将的深切敬意和哀悼之情。
随后,朝廷为这两位英雄人物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庄严肃穆的葬礼。整个都城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与哀伤之中。
在都城中心那宽阔的广场之上,一座宏伟壮观的灵堂拔地而起。这座灵堂以其高大巍峨的建筑风格令人瞩目,它由无数精美的木材构建而成,屋顶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灵堂的四周摆满了来自城中百姓们自发送上的各种祭品和挽联,这些祭品琳琅满目,有新鲜的水果、美味的糕点以及香气扑鼻的鲜花;而那些挽联则挂满了灵堂的墙壁,上面书写着人们对穆桂英和杨宗保深深的敬意与怀念之情。
走进灵堂内部,可以看到穆桂英和杨宗保的灵柩静静地并排摆放在中央位置。两具灵柩皆用名贵的楠木打造而成,并经过精心雕刻装饰,显得庄重而肃穆。灵柩周围环绕着白色的绸缎和素雅的花朵,更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在灵柩旁边,则整齐地陈列着他们生前穿过的战甲和使用过的兵器。穆桂英那件华丽的铠甲依然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头盔上的红缨随风飘动,仿佛还能感受到她当年驰骋沙场时的英姿飒爽;杨宗保手中的长枪笔直挺立,锋利的枪尖散发着寒光,似乎随时准备再次冲锋陷阵。这些遗物默默地见证着他们辉煌而又壮烈的一生,让人不禁回想起他们曾经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葬礼当天,阳光被厚重的乌云遮蔽,仿佛天地也为之悲恸。街道两旁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都是听闻噩耗后,自发赶来送葬的普通百姓。人潮如汹涌的海浪一般,迅速汇聚到了广场周围,将偌大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难以飞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