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件大明宣德炉
爱吃猪大肠的女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件大明宣德炉,我有一个玄龟壳,鉴定天下万物,爱吃猪大肠的女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晚柠并不知道苏煜城的小心思,一手抓着西红柿,一手抓着一根绿油油的小脆黄瓜,吃得津津有味。
苏煜城就不一样了,他发现院中的2件大缸后,立即开始分析。
一件明永乐时期的仿元青花大缸,这种器型的官窑,烧制难度非常高,都是每年单独为宫里烧制几次,每次都有确切的用途。
这种大型官窑青花瓷 ,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在民间。
另一件清康熙五彩云龙纹大缸,这个时期,正是五彩瓷器向粉彩瓷器过渡的时候,如果往后推几年,换成粉彩云龙纹大缸,价格会翻一翻。
不提价格,单纯讲这两件大型官窑青花瓷器,怎么可能出现在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郊区小院中。
苏煜城首先想到的,就是附近的红螺寺。
首先,红螺寺建寺时间在晋朝,后面唐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都对红螺寺进行过扩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明代数位帝王出资扩建红螺寺。
明英宗时期,公主大婚,明英宗降香后御赐【护国资福禅寺】的寺名 。
明天启五年,明熹宗御赐红螺寺鎏金大钟。
一直到清康熙年间,一直有帝王关注红螺寺,对其进行封赏。
苏煜城严重怀疑,这两口大缸,很可能来自山顶的红螺寺,乃是当初皇室对红螺寺的赏赐。
红螺寺先后经历无数次扩张,有些寺内物品遗失,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心中已经有相关推测,但苏煜城并未傻乎乎的上前询问,他展开透视,对正房和厢房进行扫描。
结果,让他发现一件更夸张的事情。
小小的西厢房中,居然供奉着一尊佛祖舍利塔,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佛祖舍利塔前,放着3尊宫廷制式大明宣德炉。
宣德炉,是古玩收藏界大名鼎鼎的物件。
圈内藏友,若是连宣德炉都不知道,会被同行笑掉大牙。
据传,大明宣德三年,宫内失火,将 宫内供奉的佛像、金器、铜器全部融化,凝固成金、铜混合金属。
明宣德帝下令,将些铜、金混合金属,铸造成一批铜炉。
取最好的一部分宫廷自用,剩余用做嘉奖。
由于这批铜炉乃是宣德三年所制,顾将这批铜炉统称为【宣德炉】。
后世沿用宣德炉这个名字,大部分铜炉都以宣德炉自居。
供桌上摆放的三件宣德炉,正是大明宣德三年,宫廷御制款。
这3件香炉,随便挑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这里竟然一下子出现3件,简直是离谱妈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呼——
苏煜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躁动的心平静下来。
3件大明宣德炉,2件极品元青花大缸,1尊佛祖舍利塔,这老头不简单啊!
苏煜城搓了搓有些僵硬的脸庞,笑呵呵的凑到大爷身边,跟大爷攀谈起来。
他先是东南西北的一阵闲聊,各种拍马屁,聊了半个多小时,才进入正题。
“大爷,我看您这水缸不错,您卖嘛?”
闻言,老伯脸色微变,看苏煜城的眼神中,多出一抹审视的态度。
“你小子不是冲着喝水来的,你是冲着我的水缸来的。”
苏煜城没想到老伯反应如此迅速,略微有些惊讶。
不过,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捡漏,这种在捡漏过程中被对方识破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他呵呵一笑,脸上没有丝毫尴尬之色。
“大爷,看您说的,我第一次来这边,怎么可能是冲着您的东西来呢?”
他随手从口袋中抽出一张名片,这是陈婉容为他制作的新雅斋老板名片,昨天新店开张才做好。
“不瞒您说,我是一位古玩店老板,今天陪女朋友来疗养院看他父亲,中途出来溜溜腿。”
“我看您这大缸不错,这是我的老本行,还请您别见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