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汁红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我是赵祯,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椰汁红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无奈天幕总是更加偏爱苏轼。

嘉佑二年同榜的考生现在被提及,也是与有荣焉了。

甚至天幕说了之后,他们也心生庆幸,竟然能够与这些人同一榜,说出去让别人听,知道自己和章衡苏轼一榜,便就知道自己极有才学了。

虽然是这么说,可是隋唐时候的读书人声称没有读过这些人的文章,榜单也是后世评的,谁知道真实情况如何,他们表示不服!

“看来又有一番争端了……”房玄龄摇头道。

这天幕有趣是有趣,就是总给他们增加工作量。

房玄龄马上就可以联想到天幕只是光说有没有说服更前面朝代的文人,估计这些人也要被刺激起来了,谁不想要青史留名?

就连他都难以免俗啊!

朱清谷也不知道有不少人摩肩擦踵的想要吟诗作词,流传千古,她总感觉背后有点凉凉的,吃着饭就打了个喷嚏,手指一划就划到下一个视频了。

【“我们都知道其实古人也喜欢旧文新解,咱们到了新时代,自然也是这样。”】

【“翻阅典籍,我发现了半步抡语治天下的秘密!”】

秦朝时候,看多了天幕,嬴政也知道百家也不是完全无用,所以便重开了稷下学宫,召集百家学派学子辩论。

听到什么抡语,几路路过的别的学派学子都在怒视儒学生,怎么到了后世尽是学什么儒学?

还什么半步论语治天下!

哼。

儒学生强调道,“那是抡语是抡语!不是论语!你们看清楚!”

结果马上天幕就开始说起了孔夫子,让被怒视的儒学生露出了一些尴尬的笑容。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弟子记载的言行汇聚成为《论语》代代流传,后来为什么会演变成为现代人口中的《抡语》?”】

【“那是因为有网友考究关于孔子的身高的时候,发现他很高!”】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寸,按照西汉的尺寸换算,那么就是一位高两米一两米二的巨人,过于夸张了,如果换算成为周朝的尺寸,那也是一米八几到一米九几的身高。”】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屏风孔子像高约七尺九寸,换算过来也是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在当时来说是妥妥的长人了!”】

【“孔子的老爹在“偪阳之战”中举起数千斤的城门掩护敌人撤退,《吕氏春秋》中说过孔子“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加上孔子祖籍山东,妥妥的就是一位山东巨汉!”】

这么一说,也的确颠覆了不少古代读书人的想象,从一个文弱书生的形象一下子就跳到了举着城栓的大汉形象,似乎有些脱节了。

赵祯摇了摇头,赶紧把想象的军汉画面丢出去。

可还是一下子就扎根了。

转念又想到读书人也有六艺,范卿等也的确是读书人的典范,能文能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限掠夺词条,我乃词条仙人

绝望的大更

我就开个车,观众们笑抽了?

金色河马

乡村妙手小神医

开心兔

孙悟空重返天仙

假斯文儿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爱吃老虎的牛

九世轮回的大地

作者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