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香江配乐大师胡伟立
月影游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香江配乐大师胡伟立,娱乐:大明厂公的我,成了影帝,月影游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其锋看着电影展览馆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开口询问道。
“导演?”曹正田试探道。
“不是。”杜其锋笑着摇了摇头:“拍摄团队。一个好的拍摄团队,会让你的镜头看起来更加高级。”
“他们知道,镜头在哪里写得更加自然,人物出场更加的立体。”
“虽然这些也是咱们这些导演的工作,但是有个成熟的拍摄团队,就会让导演的工作轻松很多。”
杜其锋这番话让曹正田顿时想起来一件事。
当初在宫里学画画的时候,供奉们也曾说过,想画好一幅画最重要的就是大局观。
拿到一张白纸后,你扫一眼就知道什么位置画人物,什么位置画山水,什么位置画亭台楼阁,什么位置云层缭绕。
以后当不当导演不知道,但是这些东西多学学没坏处。
这一点自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
“杜导,除了拍摄呢?”一旁的梅姑插嘴问道。
很显然,她对这些也很好奇。
“其他的看类型了,有的戏注重服装场景道具,有的戏注重配乐,有的戏注重特效等等。”
杜其锋开口解释道。
“杜导,特效为什么这么贵?”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梅燕方,甚至连曹正田都很好奇。
他只是听过很多导演都说特效贵,但是到底怎么贵,却不是很清楚。
杜其锋笑了笑,这是典型的外行人的思维。
其实对于一部电影特效来说,一般需要成百上千人共同协作。
比如国外的一些科幻大片,他们的特效团队甚至达到两千人!
每个环节,都是完全通过人工建模、渲染出来的,这些人的工资就是个庞大的数字。
除了人工成本外,还有一些软件的费用,这些软件一年恐怕要几千万的费用,为了支撑这些特效的制作,还需要配备顶级的设备。
这些设备价格无一例外的高!
所以整体下来,一部电影的特效制作费用高达几千万那都不算贵了!
曹正田听得暗自咋舌!
原来干爹喜欢拍一些商业片喜剧片的原因,是这种类型的片子不但好卖钱,还节约成本。
毕竟这种商业喜剧片不需要什么特效镜头的。
“周星星的《少林蹴鞠》你们都知道了吧,据说特效费用花了三千万,所以你们想想吧!”
三千万?
有些电影的票房都达不到三千万!
“那干特效团队的也太挣钱了吧?”
“挣钱是挣钱,不过这些钱都让洋鬼子挣走了,咱们国内无论是香江还是内地,都没有这样的特效团队!”
杜其锋无奈地笑了笑。
这也是现实情况,所以很多影迷观众诟病为什么国内拍不出来大片。
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国内的特效团队技术能力跟不上。
其次就是成本太高,投资人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些可能存在打水漂的情况上。
毕竟商业片已经经过验证,只要不过于离谱就会挣回来一笔钱。
所以用屁股想也知道,大片短期内是不可能拍得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