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年的尔滨也没多大差
老夫年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8章 年的尔滨也没多大差,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老夫年十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际上学校里安排的有早餐吃食,所有在这个时间点外出的人,都是打算外出找吃的。
“队长,尔滨这边早晨吃的,我瞅着咋跟我家那边有点像呢。”
找着一片早餐店外,瞧着各家牌子上主打的吃食走近瞧了瞧,段文有些不太理解:“我在家那边咱们之前在省里,吃的跟这也没差。”
“那你以为一早吃的有啥不一样?”谢一城绕着早餐店走了一转,把所有店里吃食看清楚。
蒸大肉包、烧饼夹肉、豆腐脑、黏豆包、油炸糕、大碴子粥等等,跟后世的吃食就没多大区别。
哪怕是在现在物资相对匮乏时代,一些东西依然存在买卖。
段文之所以说跟他在鲁省吃的跟在之前省城吃的没多大差,是因为本身东北就有很多闯关东的鲁省人来,这吃食习惯都是顺道带过来的,顶多会跟当地的国外或者当地其他民族融合一下有点区分,实际相差并不是特别明显。
甚至谢一城还看到外面一些摊位还在卖卷饼,不同于烧饼,卖的是那种薄到能透过去的春饼,还有葱花大饼,这些都是鲁省传过去的。
在北平叫鲁菜进京,属于厨子带技术过去,在东北这就是平民老百姓带过去的日常小吃饭食。
怪不得来时打听说让来这一片,种类确实多,也超出谢一城的想象,之前在北平都没见这么一大片卖早餐的。
关键是周围人排队吃饭的还真不少,确实形成了聚集效应。
谢一城之前真以为物资匮乏人也没钱,现在看来确实不一样,只要世局稳定老百姓手里有钱,谁还不愿意消费,这不明摆着呢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