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万件订单出货
大紫宝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9章 万件订单出货,重回九零,豪门小保姆升职记,大紫宝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有国营百货、食品、钟表,才能在那处销售。哪怕我们有钱,也做不成。”
梁书韵想了想,“如果我们的红酒,挂靠在国营糖烟酒公司旗下呢?”
用国营的名义,去试销。
而且,她记得,再过两三年,这些国营的公司或工厂,部分就会有改制。
到时,许多国营的公司或工厂,由于经营困境,可改由私人承包经营。
她们先在国营糖烟酒公司,挂个名,后面再承包一部分酒水业务。如果做成,那在以后也相当红炸。
到那时,南京路与外滩交界的门店,能租或能售了,她们再给它买下来。
这样,她们就不必担心,她们生意的根本还被人动摇。
那地段,无法轻易撼动。
一般人,无法知道那地段商铺的租售信息。已经租了那地段的商家,可能消息会灵通些,或拥有优先的租买权。
总之,她们如果想趁过两年改制的风,入手那里的门店,她们得提前守着。
对于挂靠在糖烟酒公司名下的操作,宋晓梅知道可行。
做,为什么不做,她们要做,就做拥有最好地段门店的生意,去最红火的地段做。
所谓的困难,无非是她们如何实现这目标。
宋晓梅摸爬滚打这么久,她关关难过,关关也过了。她相信,这关她也能过。
宋晓梅说:“书韵,这件事交给我,我来办。”
总之,她们现在,正在恢复红酒馆的生意,且要把红酒馆开在南京路。
上一次,她们只想用红酒搞人脉。
经过这次血一般的教训,她们意识到,有小钱和有大钱,区别极大。
她们和陈泽聿比起来,天差地别。
同样的硬碰硬,伤痛于陈泽聿而言,没有要他的命。但于梁书韵和宋晓梅而言,却是要了她们生意的命。
她们这次,不单想用红酒馆搞人脉,她们还要把红酒馆,做成挣大钱的生意。
她们要做生意,就必须给她们挣来大钱。
就这样,宋晓梅在沪市忙红酒馆的事。
而梁书韵,在忙衣服订单的事。
至于服装零售,梁书韵还是把目光,投在南京路上。
没道理上辈子某乐的鞋子衣服,能在南京东路,买下整栋小洋楼来卖货,而她不行。
她也要买下整栋楼,卖她的品牌鞋衣。
她看陈泽聿,到时候还怎么搞她。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她先把广市的60万件单子弄出去,回款再说。
梁书韵在广市,整整待将近一个月,终于完成商检、报关、运输和提单回款。
不仅如此,她还去见了外贸部的潘晨曦。
这不是她这一个月广市,第一次见潘晨曦。之前商检、报关、运输和提单回款等每一步,她都有见潘晨曦。
生意实际上是梁书韵做的,但她名义上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外贸部。
这个生意,得以外贸部的名义对外做。
好在广市的政策扶持好,虽然生意名义上外贸部做的,但外贸部基本只做扶持,不对企业多加干涉。
生意是谁拉来的,就是谁的。
而梁书韵在提单回款后,还来外贸部找潘晨曦,是来向她提交退税补贴材料,以及展会补贴材料。
后续的事情,潘晨曦会协助处理。
潘晨曦和梁书韵,说不上多熟。但她看着梁书韵,由对业务不熟,一步步做熟。
潘晨曦眼看着她,由一个只会借势打开局面的人,发展到真正撑起一片天。
潘晨曦不冷不热地说:“最近国外还有不少展会,如果你想要邀请函,我们也可以帮忙弄到。”
梁书韵接收到她不咸不淡递来的善意。
梁书韵笑着说:“感谢潘科员。”
“但我想自己先探一遍。后期如果实在扛不住,我就找潘科员和何部长求救。”
潘晨曦淡淡地说:“随你。”
期间,梁书韵又和展会公司,预定了展会。
她两个多月后还要去参展。
她要多卖货,多赚美金外汇。
她顺路再度拜访60万件订单的客户,加深他们和她的联系。
她转去其他国家参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