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晓峰,小道士陈不欺,李家大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都某条胡同的大杂院里,一名身材健硕的小伙子正与俩位老爷子,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细细的品尝着小酒、吃着小菜。
“德叔、钟叔,在给我说说宫里的故事呗!”
“呵呵…得!今天喝了你的酒,就在和你说一个宫里点灯人的故事!”
“好嘞,您慢慢说,我给您俩点上一根!”
小伙子立马挪了挪屁股下的板凳,接着掏出中南海给这二位爷点上。
话说宫里最晚睡的人,也是最该死的人!
宫里有这么一条规矩:点灯人不准开口、只准低头走路!因为做这行业的不是“人”而是“眼睛”,一双存在于黑夜之中的眼睛。
故事的主人翁小圆子,由于双亲早早的离世,而导致这孩子生性冷淡,一年也说不上那么几句话,在他十六岁那年,小圆子被族中长辈送进了宫,沉默寡言的他一眼便被宫里的内监管选中了当宫里的点灯人。
小圆子就这样跟着上一位点灯人在宫中走了俩年,这俩年里,小圆子背熟了宫里每一盏宫灯的所在位置,哪盏灯油烧得快,哪盏油灯容易灭,哪扇宫门后藏着人,哪盏灯下有人等……全部被他一一记在脑子里。
虽然小圆子成天闭口不言,但他知道很多“话”,他曾在后宫听到女人发疯一样的惨叫声,还有女人一会哭一会笑的呢喃声,更有时候能听到投井的声响…..
后来小圆子又亲眼目睹了几名太监扛着裹起的被子匆匆从养心殿后门离去,隔天小圆子便得知某妃子暴病而亡的消息。
习以为常的小圆子只能每天不停的低头走路,因为他牢记着上位点灯人与自己说过的唯一一句话:你点的是灯!灯下所有不该亮的事物,都与你无关!
在小圆子入宫的第四年,皇帝病重,每晚看似风平浪静,却处处透着诡异,一双双藏在暗处的眼睛、时时刻刻的注视着宫里的点点滴滴,这让小圆子每天更加的提心吊胆,他只想快点点完灯,离开这是非之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闭眼”。
直到有一晚,小圆子点完宫里的最后一盏灯,当小圆子转身时,便发现自己踩在了一只脚上,小圆子低头一看,是凤头鞋!
小圆子连忙惊恐的抬头望去,果真是皇后,一脸冷漠的皇后并没有生气,只是递给小圆子一锭金子。
“灯,别点的太亮!”
小圆子立马明白了这话的含义,皇帝驾崩了,但是“明天皇帝还得活着!”而自己还得配合的演下去。
也就是从这天起,小圆子成了真正的点灯人!
他不光要点燃宫里所有的灯,还要烧掉某些灯下不该存在的东西,往后点灯的日子里,小圆子在点灯过程中,看见了太多他不该看见的人与事,听见了太多不该听见的声音。
直到某一天,小圆子得知了另一位点灯人无辜病故的消息,他便知道自己也命不久矣了。
因为小圆子在某次点灯的时候,听到某间屋内传出过xx该死的言语,这个xx正是那个病故的点灯人。
此时躺在床上的小圆子安静的看着房顶横梁,漆黑的夜里,他的那双眸子显的格外深邃。
也是这一刻,小圆子知道了“闭眼”的真正含义,可是自己的这双眼睛睁的太久了,怕是闭不回去了!
一周后,小圆子在点完宫里的最后一盏灯,当他刚回到灯库房的时候,便看到冰冷的桌面上摆着一碗孤零零的汤,屋外黑影闪烁,此时小圆子知道;今晚轮到自己该闭眼了!
“德叔,看来古人在宫里真不好混啊!”
“你以为,别被电视上的古装剧给骗了!”
“德叔、钟叔,古人的命是不是真的很….”
“晓峰!”
“晓峰!”
“晓峰!”
……
大杂院外响起了几个老头的声响,下一刻便看到老王头、老李头、老张头一脸怒气了走了进来。
“咋了王叔你们?”
“大爷的!今天真是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一个外地小屁孩敢在这里跟我撂旗子…..”
三老头气呼呼的说着早晨自己被陈不欺揍的事情,晓峰听的直皱眉,胆子够大的啊!一群老冒儿跑这里来撒野。
而德叔和钟叔则是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喝着酒,这三个老头什么货色,他们两位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挨揍就是早晚的问题,也就是他们仨生在了好年代,要是换在九几年,就他们仨这德性,早横死街头了!
“晓峰啊,按理我们不该说什么,但是今天看你请我们喝酒分上,我得提醒你一句,毕竟对方也是公职人员,你得把握好分寸,免得…..”
“嗨!德堡,你怎么个意思啊?这里可是京都,正儿八经的皇城根下,那群老冒儿还能翻了天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