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风雨更伤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5章 格格走进苏妈妈家,荒原谍影,落花风雨更伤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姨的腿还没好利索,走路一瘸一瘸的。杨军和苏妈妈细算了一下日子。
从大姨摔跤到现在有半年多了,伤筋动骨100天。大姨的年岁大了,半年的时间也应该好了。
杨军和苏妈妈商量,准备抽个时间把大姨接到哈尔滨去,找个专家给大姨诊断一下。
大姨的腿脚不方便,苏妈妈的家一下子就凌乱了起来。
那杏花从小在家干惯了活儿。从进苏妈妈家的那一刻起,那杏花就没闲着,里里外外的把苏妈妈家打扫了个遍。
最后把苏妈妈替换下来的衣服、床单儿都洗了。
看着那杏花忙乱的身影。苏妈妈高兴的对杨军说:
“小军,就让杏花这孩子留下来吧,住在妈妈家,妈妈喜欢这孩子。杏花这孩子长得质朴端庄,浑身上下都是灵气。妈妈明天就去找于怀宝书记。凭着这张老脸,也要把杏花保送进八一农大学习美术。等吃过午饭,妈妈领着你和杏花去一趟邵慧澜的家,让邵慧澜家的美术老师看一下杏花的绘画功底。
杨军听了苏萍的话,心里泛起了嘀咕。
他不想去邵慧澜的家,但为了杏花进八一农大学习美术,他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大姨见杏花进屋就没闲着,把她半年没做的家务都给做了,挺过意不去的。眼看就到中午了,他挎了个篮子要出去买菜。准备做一顿好饭,招待第一次上门的那杏花。
苏萍不放心大姨一个人去。披了件衣服和大姨一同上了街。
杨军发现那杏花在整理苏妈妈书架。
她把书架上杂乱无序的书码放的整整齐齐。按历史,文学,农学,杂志,分门别类的整理了出来!
杨军要帮助那杏花,那杏花不让他干。
杨军闲着无聊,就把苏妈妈书架上的书拿在手里翻看了起来。
能看的出来,苏妈妈的阅读的范围很广,书架上各方面的书都有,但她最喜欢读的是诗歌、散文、历史之类的书籍。
书架上除了厚厚的历史、地理书籍外。
还有一些新月派诗人出版的诗集,有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书籍,还有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
杨军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
他的行李箱里就有两本泰戈尔的诗集,但和苏妈妈书架上的这本泰戈尔诗集不一样。
苏妈妈的这本诗集是泰戈尔的名着《飞鸟集》。
杨军特别喜欢这本书。
他来北大荒后。一直在寻找这本诗集,找了很多的书店,都没有找到这本书。
今天在苏妈妈的书架上意外的找到了这本诗集。
高兴的拿在手里翻看了起来。
那杏花半天没有听见杨军和她说话。她扭过头来看向杨军
发现杨军正聚精会神的捧着一本书在看,便也凑过去。和杨军一起看了起来。
杨军对杏花感慨的说:
“杏花,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不但诗词优美,而且富有极深的哲理性。你看泰戈尔的这句话说的多好:
“使卵石臻于完美。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杨军怕那杏花听不懂,又给那杏花解释了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河流中的卵石变得完美,不是捶打击的结果,而是流水的耐心磨练。
其实那杏花能听懂杨军读这句诗的寓意,她虽然是个农村的女孩。
但她是农村少有的女高中生。是那种有才情的姑娘。
她认真的倾听着杨军朗读泰戈尔的诗词,是在享受杨军给她朗诵诗歌的氛围。
书里夹着一张折叠起来的信纸,掉在了地上。
杨军不知道苏妈妈在写着什么。从地上拾了起来。信纸上写的一首诗歌,字迹隽秀。
杨军知道这是苏妈妈的笔体,他扭过头来看了看杏花。见杏花也在认真的看。
杨军情不自禁的读了起来。
《跋山涉水去看你》
十年日落,
十年黄昏,
把个“想”字堆积在心头。
折磨的人,鬓白如霜。
十年,有时
白驹过隙,转眼即逝!
把个爱字,扔在生活里。
孤独徘徊。
想跋山涉水去看你。
给你唱一首婉约的歌。
把一个“情”字。
打捞起来,放在你的心上。
却已是日暮黄昏。
丝丝的白发,在风中摇曳。
记得曾经和你许愿,执子之手。
现在又无法和你同老。
不小心,生活开了个无情的玩笑。
如果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只想和你相偎相依。
静候花发重生。
和你一同咀嚼如水的日子。
苏萍的这首《跋山涉水去看你》。杨军读得如醉如痴。
好一会儿,杨军才缓过神来,对同样在那儿陶醉的那杏花说:
“杏花,你以后就要在苏妈妈家生活了。你了解苏妈妈和大姨的过去吗”?
那杏花看着杨军,摇了摇头。
杨军把泰戈尔的《飞鸟集》合上,平静的和那杏花说。
“苏妈妈出生在四川宜宾市叙永县的一个封建大地主家庭。大姨是苏妈妈家的丫鬟。苏妈妈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后来随丈夫去m国留学。
土地革命时期,苏妈妈的丈夫回国参加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来牺牲在长征的路上。苏妈妈因为怀孕待产留在了m国。因为种种原因,苏妈妈直到1952年才回国。回国后,苏妈妈一直在北大荒担任领导职务。大姨是解放以后,苏妈妈的家被土改,大姨生活无着,千里北上来投奔苏妈妈。从那以后姐妹俩就在一起,相依为命。苏妈妈明年就要退休。两位老人都上了年纪,生活上有很多的不方便。尤其是大姨的腿还没有痊愈。你在八一农大学习美术?闲下来的时候,来帮苏妈妈做些家务。像你这样勤快的人。苏妈妈和大姨肯定会喜欢你的”。
那杏花沉吟了一下说:
“行啊,小军哥,那我就住在苏妈妈家,照顾两位老人。对了,小军哥,苏妈妈的丈夫牺牲后。苏妈妈就没有再嫁过吗”?
杨军摇了摇头说:
“苏妈妈和丈夫感情笃深,得到丈夫牺牲的消息后,她悲痛欲绝。
发誓永不嫁人,孤独终老”。
那杏花看了杨军一眼,又看了一眼苏妈妈的诗词《爬山涉水去看你》。仔细的琢磨了一会儿才说:
“小军歌。不对吧,苏妈妈的丈夫牺牲在长征的路上,那应该是1937年前的事了,现在有30多年了吧?而苏妈妈的这首诗写在了现在。
苏妈妈的心理。应该还有另外一个人,苏妈妈的感情生活里,肯定还有另外一个人出现过!这个人是谁呢”?
那杏花的这句话把杨军问住了。
他想了想。从那杏花的手里接过苏萍的诗稿来,又认真的看了一遍。
他刚才一直在欣赏苏妈妈诗词的优美。而忽略了苏妈妈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世界。苏妈妈最近10年来一直在想的那个人是谁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