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易中海的崛起3
南风笑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5章 易中海的崛起3,四合院:采购员从打猎开始致富,南风笑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迈着略显急促的步伐,凑到刘海中和易中海面前,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老刘、老易,你们俩刚才说的可都太有道理了,我听着心里也特别受启发。我也一直在琢磨着为咱院子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呢。我寻思着啊,我打算给咱四合院的孩子们免费补课。你们看看现在这社会,中专文凭多金贵啊,那可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东西。我作为小学老师,虽然水平有限,但教孩子们点基础知识还是绰绰有余的。说不定啊,经过我的辅导,咱院子里能多出几个中专生呢,到时候咱这院子可就风光无限啦!”
刘海中原本正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表情,听着阎埠贵在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免费补课的计划。当阎埠贵话音刚落,刘海中的眉头不自觉地微微一皱,那皱起的纹路仿佛是他内心不屑情绪的外在体现。他心里暗自嘀咕着:“这阎埠贵,平日里就爱算计些小便宜,突然冒出这么个免费补课的主意,谁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不定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大家面前出出风头,捞点好处呢。”
然而,刘海中毕竟在四合院里混迹多年,深知不能轻易得罪人。他脸上迅速堆起了一抹皮笑肉不笑的笑容,那笑容就像一层薄薄的糖衣,包裹着他内心的不屑。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道:“老阎啊,你这想法倒是挺新颖的,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不过呢,免费补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你得有那个精力和本事才行啊。现在的孩子们可不好教,一个个都机灵得很,而且知识也学得越来越深了。你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可别到时候把孩子们给教坏了,那可就得不偿失咯。”
阎埠贵一听刘海中这话,心里有些着急,他可不想自己的计划就这么被刘海中给搅黄了。他连忙挺直了腰板,用力地拍着胸脯,那“砰砰”的声音仿佛是他信心的鼓点。他拍着胸脯保证道:“老刘,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教那些刚入学的小娃娃,到带毕业班的学生,什么样的孩子我没见过,什么样的难题我没遇到过?教几个孩子对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你就等着瞧好吧,我这就去准备准备,争取明天就开始上课,让孩子们早点受益。”
说干就干,阎埠贵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立刻行动起来。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他先是跑到院子里,找了一块相对宽敞的地方,然后费了好大的劲儿支起了一张破旧的桌子。那桌子腿有些摇晃,他又找了几块石头垫在下面,这才勉强让桌子稳当起来。接着,他又从家里搬来了几把椅子,那些椅子有的缺了腿,有的破了洞,但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要能凑合着用就行。最后,他还找来了一块小黑板,用绳子把它挂在院子里的树上。一个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教室就这样布置好了。
布置好教室后,阎埠贵顾不上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就挨家挨户地去宣传。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每到一家门口,就扯着嗓子喊道:“各位邻居,我家免费给孩子们补课啦!现在这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让孩子多学点知识,以后才能有个好前程啊。你们可别错过这个好机会,赶紧把孩子送过来吧。”他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着,仿佛在描绘着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一开始,响应的人并不多。大家听到阎埠贵的宣传后,都有些犹豫,眼神中充满了怀疑。有的家长在门口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阎埠贵,心里琢磨着:“这阎埠贵平时那么精明,怎么会突然免费给我们孩子补课呢?不会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吧。”有的家长则直接关上了门,嘴里嘟囔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但也有几个家长,想着反正是免费的,不试白不试,就让孩子去试试。他们把孩子从屋里叫了出来,叮嘱道:“去听听吧,要是觉得不好就赶紧回来。”孩子们则一脸不情愿地跟着阎埠贵来到了那个简易的教室。
阎埠贵的第一堂课,讲得那叫一个卖力。他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从基础的拼音字母到简单的算术题,都讲得头头是道。孩子们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在阎埠贵的引导下,也逐渐进入了状态。
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也逐渐进入了状态。他们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拘谨,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有的孩子主动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有的孩子则和同桌小声讨论着,互相交流着想法。整个“教室”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求知的喜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阎埠贵补课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有几个原本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补课后,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他们在学校里考试总是垫底,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可现在,他们不仅能熟练地读写拼音字母,还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简单的算术题。
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们开始对阎埠贵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平时看起来有些精打细算的“三大爷”,还真有两把刷子。于是,他们纷纷把更多的孩子送到阎埠贵这儿来补课。有的家长还特意提着水果、点心,来到阎埠贵家里表示感谢。阎埠贵的补课班越来越热闹,原本空荡荡的“教室”里坐满了孩子,黑板上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