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7章 0114【这其实是一场80后青年,重启人生,王梓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0114【这其实是一场80后青年亚文化
0114【这其实是一场80后青年亚文化社会实验】</p>
随着清华也开始选校花,隔壁的人大、地大、矿大、北理工……陆续加入进来凑热闹。</p>
主要是这玩意儿新鲜!</p>
芙蓉姐姐发照片都能爆火的年代,互联网实在太缺乏娱乐内容了。</p>
校内网注册用户暴增。</p>
为了应对用户过多带来的压力,公司又增加了一台文件存储服务器、一台缓存服务器、一台千兆交换机。</p>
其中有新机子,也有二手货,大概花费7000元。</p>
再加上之前借用北大的服务器,硬件配置是奔着10万+用户量去的。</p>
另外,由于校内网发展势头良好,通过汪凯帮忙申请,北大服务器从借用转为租用。租期三年,租金极低。</p>
“多少注册用户了?”陈贵良问。</p>
郭枫说:“26000多,用户主要来自京城十多所高校。而且,还在向更多的京城高校蔓延,来自中戏的用户都已经有一百多个。”</p>
陈贵良稍显惊讶:“增涨很快啊!”</p>
这增涨速度,比另一个时空的校内网快多了!</p>
主要还是因为时间提前,现在属于2004年底。没有同类竞争对手,甚至来自其他社区的竞争也不大。</p>
QQ空间都还没有上线。</p>
“要不要开放注册?”敖彦莀问。</p>
陈贵良摇头:“暂时别急,我怕服务器撑不住。”</p>
郭枫也说:“再测试一段时间。现在算提前进入公测吧?等公测结束,就可以开放注册了。”</p>
陈贵良搬着小马扎,坐在破办公室门口。</p>
还有半个月,就能搬进新办公室。</p>
他望着远处正在往外搬装修垃圾的工人,颇为感慨现在的互联网创业环境。</p>
大张旗鼓搞校花评选,居然没几个网友骂他物化女性。</p>
“陈总好啊!”</p>
校报记者赖丹丹,隔得老远就冲他挥手,身边还跟着一个男记者。</p>
陈贵良起身迎接,他等的就是这两位。</p>
赖丹丹介绍道:“这位是《中青报》记者雷阳老师,去年关于高校BBS热潮的报道,就是雷老师一手操刀的。雷老师,这位就是校内网的创始人陈贵良。”</p>
“雷记者好,很高兴认识你。”</p>
“陈老板好。”</p>
高校BBS本来只有大学生关注,但在雷记者的报道下,影响力从网络进入现实。同时也导致大量社会人员,涌入高校BBS,造成鱼龙混杂的现象。</p>
雷记者本人,因为这篇报道颇受总编器重,从此更加关心互联网相关信息。</p>
大学生票选校花,他就觉得是个很好的新闻话题。</p>
关于陈贵良和校内网的基本情况,雷阳已经从赖丹丹那里了解过。他又问了最新情况,然后就开始采访。</p>
“怎么会想到票选校花?”</p>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新闻,北大校友李颖女士,入选2004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女性,媒体把她称为北大校花。我就觉得吧,校花具有时效性,应该是在校女生来做更合适……”</p>
“你有没有想过会引起轰动?”</p>
“有所预料。但同学们的投票积极性,还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p>
“校内网采用实名制,你对网络实名怎么看?”</p>
陈贵良猛然警醒起来,这位雷记者来意不明啊!</p>
陈贵良认真整理措辞:“我觉得,实名和不实名,各有各的好处。但一些网友的言论,确实太出格,网站应该加强管理。”</p>
“‘一塌糊涂’被关闭,这件事你知道吗?”雷阳问道。</p>
陈贵良一脸疑惑,反问道:“一塌糊涂是什么?”</p>
两人各坐马扎上,大眼瞪小眼。</p>
一个在诱导性采访。</p>
一个则在装傻充愣。</p>
在今年9月份以前,中国最大的BBS是哪家?</p>
不是水木清华,也不是北大未名,而是——“一塌糊涂”!</p>
它最初是由北大学生创建的,迅速蔓延到全国大学生群体。</p>
什么话题都敢聊。</p>
甚至有专门的同性板块,吸引来大量同性涌入,都特么快成全国同性交友中心了。</p>
尤其是某些言论极为敏感!</p>
今年九月份,“一塌糊涂”被强制关闭。</p>
明年的高校BBS实名制,属于此事件的后续,全国高校奉命加强网络管理。</p>
清华和南大对此反应最激烈。</p>
水木清华BBS的全体站务和151名版主集体辞职,南大小百合BBS站务组直接宣布解散。</p>
南大学生还搞出个野百合BBS,把服务器架设在美国……</p>
雷阳换一个问法:“校内网采用实名制,是不是受‘一塌糊涂’被关停影响?”</p>
陈贵良还是那副懵逼表情:“一塌糊涂到底是什么啊?”</p>
雷阳并不是想坑陈贵良,而是现在关于网络是否实名制,正在网络和线下展开激烈讨论。</p>
他想做两篇报道。</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